首页 > 淮安新闻 > 巨石淮安公司:零碳智造点燃玻纤绿色发展“新引擎”

巨石淮安公司:零碳智造点燃玻纤绿色发展“新引擎”

发布时间: 2025-11-14 10:35  关注度:245  来源:淮安日报  作者:佚名
导读:国家“双碳”战略提出后,作为全球玻纤产业龙头企业的巨石集团一直思考如何用绿色先进产能替代传统落后产能。2023年,得益于淮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优良的营商环境,巨石集团与淮安牵手,在涟水县建设全球玻纤行业首个零碳智能制造基地,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编者按: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擘画了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

本报今起推出“贯彻全会精神一线见闻”系列报道,组织记者深入重大项目、民营企业、乡村、社区等基层一线,用鲜活生动的故事,反映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昂扬风貌和对“十五五”发展的憧憬期盼,进一步激发全市上下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淮安新实践的磅礴力量。

淮安日报讯:冬日晴空,一碧如洗。在涟水县,一座座180多米高的风电机组迎风转动,源源不断地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勾勒出全球玻纤行业首个零碳智能制造基地的现实模样。

国家“双碳”战略提出后,作为全球玻纤产业龙头企业的巨石集团一直思考如何用绿色先进产能替代传统落后产能。2023年,得益于淮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优良的营商环境,巨石集团与淮安牵手,在涟水县建设全球玻纤行业首个零碳智能制造基地,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为了实现零碳,巨石集团在规划建设玻纤生产线的同时,成立巨石新能源(淮安)有限公司,配套建设风力发电项目,建成47台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33兆瓦,单机容量5兆瓦,年上网电量超5亿千瓦时,碳减排量超40万吨,于2024年与玻纤生产线同步投用。

风力发电产生的绿电一部分被输送到工厂,通过玻纤全绿电生产,实现综合“净零”排放,另一部分进入国家电网输送到千家万户,实现生产、生活电力绿色化供应。由于风力发电使用的是由巨石生产的玻纤制成的复合材料,因此,巨石淮安公司让“从生产玻纤到使用玻纤、再到创造绿能回赠玻纤”走深走实。

除此以外,巨石淮安公司注重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原料采用自主研发的无氟无硼、高模高强的E7、E8、E9玻璃配方,让生产原料至少减少10%,每年可节约超100万吨矿产资源;生产过程集成应用高性能玻璃配方、高熔化率池窑结构、熔化部立体式纯氧燃烧、大功率电助熔等节能技术,实现玻纤生产能耗引领国际先进水平。”该公司主任工程师吴伟强说。

如果说绿色是公司发展的底色,那么智造则是驱动产业升级的“引擎”。走进该公司生产车间,工业机器人井然有序地穿梭其间,精准无误地完成物料运输和装卸;配料、熔制、拉丝、络纱、检装,一排排机械手臂一曲一伸间完成所有工序,几乎无需人工干预;智能控制中心内,硕大的显示屏上数据图表实时更新,对生产进行全流程监控……在智能化的驱动下,一块块石头自动“变成”只有头发几分之一粗细的丝线,上演着“点石成金”的传奇。

“我们引入数智制造系统,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信息技术与运营技术深度融合,形成‘数据采集、边缘处理、云端分析、业务协同’的闭环体系,实现生产计划、供应链、设备运维全流程透明化管理。”该公司网络管理员胡景洋说。

该公司还采用3D建模和数字孪生技术,搭建数字孪生系统,实现虚拟环境中熔制、拉丝、络纱、短切等制造工艺过程的重现,助力生产布局和工艺流程进一步优化;通过SCADA系统、设备数字化管理云平台实时采集和分析生产数据,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为预测性维护提供数据支持……越来越多智能制造的应用,如同源头活水持续激发创新活力,让公司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焕发出无限生机。

截至目前,巨石淮安公司已投产2条年产10万吨玻纤生产线,1条年产10万吨电子级玻纤零碳智能制造生产线正在建设中。公司入选江苏省首批碳达峰碳综合试点企业,获评省先进级智能工厂、江苏省绿色工厂,实现绿色低碳与智能制造双轨并行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这为我们发展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底气。”该公司细纱筹备组副组长方俊表示,公司将沿着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坚定前行,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优化生产流程,减少能源消耗,为全球玻纤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巨石方案。

■记 者 刘 华 杨丹丹,通讯员 杜 静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