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秋天这么美! 在淮安你想怎么拍?

秋天这么美! 在淮安你想怎么拍?

发布时间: 2025-11-14 11:10  关注度:259  来源:淮海晚报  作者:佚名
导读:当晨露缀满银杏叶缘,当残荷静卧水面勾勒出独特线条,淮安的秋色在流转的光影间悄然呈现。近日,记者跟随一名资深摄影爱好者,中国老摄影家协会会员、淮安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史玉洪的脚步,用镜头捕捉秋天的细腻肌理,教你如何拍出淮安秋天动人的美。

当晨露缀满银杏叶缘,当残荷静卧水面勾勒出独特线条,淮安的秋色在流转的光影间悄然呈现。近日,记者跟随一名资深摄影爱好者,中国老摄影家协会会员、淮安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史玉洪的脚步,用镜头捕捉秋天的细腻肌理,教你如何拍出淮安秋天动人的美。

在光影里遇见美

上午八时许,阳光穿过樱花园的林木,在水面洒下斑驳光点。史玉洪蹲在池塘边,镜头对准水中的残荷,轻轻调整相机角度。“你看这枝丫,倒过来的影子正好构成个‘心’形。”他说,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让原本萧瑟的残荷褪去了凄清,多了几分童话般的温柔。

这里是史玉洪常年拍摄残荷的一处取景地,清澈的水体完整映出荷梗轮廓,不同弯曲程度的枝干在光与影的交织中,呈现出“A”“B”或“山”字形等多样形态。他沿着塘边,时而俯身贴近水面,时而退后观察整体构图。“拍摄前脑子里已有了画面,就像在纸上作画,期待得到与脑海中相符的画面。”几分钟后,他按下快门,画面中残荷与天空倒影形成冷暖色调的对比,留白处仿佛为微风留下了痕迹。

临近正午,母爱公园的秋意愈浓。红、黄、绿三色在树冠层叠点染,宛如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史玉洪的目光被远处的红塔吸引,他快步上前,将红塔前的青灰色墙面与挺拔的银杏树一并纳入取景框。快门按下的瞬间,塔的朱红、银杏的金黄与墙体的青灰形成层次丰富的色彩对比。“古建筑和秋景相得益彰,清晏园的雕花窗棂我常用来当前景,拍出来画面古韵盎然。”史玉洪说。

靠近水边,一丛芦花临风轻曳。阳光穿透纤细的花穗,给每根花穗镀上金边。史玉洪立刻切换到专业拍摄模式,放低机位仰角取景。逆光中,芦花的形态在明亮背景衬托下更显分明。“逆光拍植物要找角度,让光线恰到好处地勾勒轮廓,方能营造水墨画般的意境。”他展示着照片,另外一张不同风格的芦花图宛若撒落的星光,成为秋日里不经意的惊喜。

在相伴中发现美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市区附近的大小公园、景点,都被史玉洪用脚步丈量,用镜头留存。“每日沉浸在这般自然风光中,心中烦忧尽消,走路几万步也不觉得累。”为了拍一张蜜蜂与荷花相映成趣的瞬间,他曾在塘边蹲守半小时,直到蜜蜂与花瓣形成完美构图。“有时整理照片发现构图略有不足,次日定会重返现场,直至实现心中构想。”这份执着,令他的“淮安美景图鉴”日益丰富。

史玉洪细数市区周边的美景地图:里运河文化长廊沿线、清晏园、楚秀园、萧湖公园、南北地理分界线。“有时,哪怕只是一片叶、一根树枝,也能成就一幅佳作。”11月初,史玉洪专门去到古淮河房车营地拍银杏。“美从来不是稀缺品,只是需要多走多看。”史玉洪展示自己拍的银杏树叶,“你看这叶脉的纹路,通过特写镜头也能成就精彩作品。”在他眼中,淮安的秋藏在细微处,等待有心人去发现。

在学习中拍出美

“拍美景不一定得专业相机,手机用好也可以拍出满意的照片。”史玉洪边说边演示,他的手机相册里,既有树叶、建筑的特写,也有里运河畔的全景。结合多年经验,他分享了三个实用技巧。

找对构图,让画面会“说话”。拍大场景时可运用对角线法则,比如古淮河房车营地的银杏林,将整排树木放在画面对角线上,站在高处或者航拍也可以遵循这样的规则,用河流、马路、整排树木营造图片的纵深感;拍残荷、芦花等小场景时,要善用留白,像写文章留余韵,画面太满反而会有压抑感。

捕捉光影,让景色有“灵魂”。清晨与傍晚光线柔和,是大多数场景拍摄的黄金时段。逆光拍摄芦花、银杏时,关键在于精准控制曝光,守住高光与暗部的细节,才能让“镀金边”的效果清晰动人。同一个地点,四季轮转、晨昏交替、晴雨变化,都呈现出不同的美感与特点,正是流动的光影变幻,赋予风景以独特的“灵魂”。

善用前景,给照片“加层次”。遇到古建筑、桥梁等景物,可找树叶、花窗当前景,比如清晏园的古窗,透过花窗拍秋景,能增添古典韵味,再以母爱公园红塔照片为例,前景的树、中景的墙、远景的塔,三层元素让画面有呼吸感。

史玉洪最后补充道:“技巧是基础,更重要的是带着思考拍。比如拍古淮河房车营地的银杏,不妨等有行人走过时再按快门,让金黄的叶与流动的人形成动静对比。”

■记者 高婷婷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