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晚报消息:四季度储蓄问卷调查显示,淮安居民对当前经济形势指数为56.66%,较上期上升0.05个百分点,这表明居民对当前经济形势感受较为乐观。
据了解,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中央和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抓住全球经济复苏等有利时机,以扩总量、增实力、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狠抓项目建设,增加有效投入,着力提升新型工业化、特色产业化、经济外向化水平,全市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其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工业经济平稳发展,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二是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三是外向型经济取得新突破。四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现稳步长趋势。五是财税金融运行态势良好。
【物价房价】 七成居民“难以接受”
数据显示,淮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自2009年12月同比涨幅首次转升以来,便一直处于上升通道,至今年7月已连续8个月上涨,8月份涨幅首次回落,10月、11月涨幅继续扩大。前11个月淮安CPI累计上涨3.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
问卷调查也显示:居民当期物价满意指数为15.75%,较上期下降了8.37个百分点。其中70.25%的居民认为当前物价“高,难以接受”,比上期上升了17个百分点;认为当前物价“可以接受”的占28%,比上季下降了17.25个百分点;仅有1.75%的居民认为当前物价“令人满意”。居民对未来物价预期指数为83.2%,较上期上升了16.34个百分点,其中有65.00%的居民预期物价上升,较上期上升了30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了13.5个百分点。
食品类价格仍是淮安市CPI走势的“风向标”。受气候、市场投机力量炒作等诸多因素影响,前10月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6.6%,由此拉动CPI上升2.1个百分点,对总指数影响程度高达61.8%。
食品价格的上涨对中低收入家庭来说,不啻为一种“垂直打击”。由于当前淮安市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而恩格尔系数却相对较高,所以此轮以食品价格上涨为主要因素的CPI上涨,对淮安市的影响比经济发达的苏南和苏中地区的影响要大些,特别是相对于中低收入家庭的影响会更大些。资料显示,2009年全省恩格尔系数是37.9%,淮安市是39.5%,其中低收入家庭达46.6%。而涨幅居前的又主要是生活必需的粮食类、菜类和干鲜果类,从而对低收入家庭保持正常生活水平构成一定的影响。
另外,能源类价格涨幅也较大。受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影响,1-10月淮安市场汽油价格上涨17.6%,柴油价格上涨18.2%,此类价格上涨直接增加了居民出行的交通费用。
房价作为市民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在本次调查中仍难以令人满意。问卷显示,四季度当前房价满意指数为15.13%,较上期下降了3.62个百分点,满意度在下降。其中有71.25%的居民认为房价高、难以接收,较上期上升了7.25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上升了0.25个百分点;有27.25%%的居民认为房价可以接收,较上期下降了7.25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了0.75个百分点;只有1.50%的居民认为当前的房价水平是令人满意的,与上期持平。
面对九月底以来首付款提高,利率上调,契税增加,央行加息等“二次调控”新政的重压,淮安楼市却出人意料地化压力为动力,10月份淮安商品住房成交量竟创下5802套的今年最高纪录,其中10月1日-20日,商品房销售呈“井喷”态势,20日后成交量逐渐回归到正常水平,与此同时,全市商品住房均价与9月份相比也有所上升。主要因为在新政时间的认定上规定:只要是国庆节前签了合同的,但是没办理鉴证或是登记,在10月20日前办理契约鉴证或登记手续都还赶得上老契税政策的“末班车”。而均价的上升,则主要是市区房源的集中成交所致。
由于对当前物价、包括房价满意在下降和通货膨胀的预期,使居民对未来房价预期上升。调查数据显示,未来房价预期指数为71.97%,较上期上升了13.11个百分点。其中有45.5%的居民预期未来房价将上升,比上期上升了16.25个百分点;有6.5%的居民预期未来房价将下降,比上期下降了7.25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 感觉“缩水” 实质增加
物价上涨,居民收入是否跟着“水涨船高”?其上涨幅度是否能够抵消物价上涨带来的负面影响。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淮安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快速的发展态势,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城镇居民收入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生活水平再上台阶。其中,淮安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4854元,同比增长13.0%,增幅排名全省第二。居民家庭收入中的四项收入全面增长,具体表现为:一是工薪收入拉动居民收入快速增长。1-10月份,淮安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9633元,同比增长9.5% ,占家庭总收入比重的60.3% 。工资性收入仍是带动居民收入增长的首要因素,拉动家庭总收入增长5.9个百分点。二是经营性收入呈快速增长态势。1-10月份,淮安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2318元,同比增长21.9%。三是财产性收入增势迅猛。1-10月份,淮安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190元,同比增长106.3%。随着淮安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居民家庭资产也在不断积累,加上今年股市回暖、银行利率上调和房屋出租租金不断攀升,带动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大幅增长。四是转移性收入占比提高增速加快。1-10月份,淮安城镇居民转移性收入人均3841元,同比增长19.4%,占家庭总收入比重24%,提升1个百分点。其中,离退休金或养老金收入人均3337元,同比增长17.8%;最低生活保障收入人均40元,增长11.2%;捐赠收入人均180元,增长29.8%。
尽管如此,不少居民仍然认为收入在“缩水”。问卷调查显示,居民当期收入感受指数为50.62%,比上季度下降了2.26个百分点,其中:13.25%的居民认为当期收入“减少”,比上期上升3个百分点;14.5%的居民认为当期收入“增加”,比上期下降了1.5个百分点,居民对当期收入感受在下降。
分析认为,虽然淮安居民的收入切切实实在增加,但受今年以来物价、房价的持续上涨影响,抵消了人们对收入上涨的预期,甚至让人们感受不到收入的增长。
受当期收入感指数下降的影响,居民对未来收入信心不足。四季度居民未来收入信心指数为56.47,比上期下降0.02个百分点。调查中有8.75%的居民预计未来三个月家庭收入会减少,比上季上升了3.25个百分点。另外,本次调查也显示家庭的月收入在5000-1万、1万-2万、2万-5万、5万以上的居民分别占31.5%、11%、3.25%、1%,合计占46.75%,分别比上期上升2.75个百分点、3.75个百分点、2个百分点、0.5个百分点。
【消费情绪】 欲望回升 信心渐强
当前消费情绪指数为68%,比上期上升了2.62个百分点,其中目前消费支出增加的居民占40.75%,比上期上升5.75个百分点;未来消费信心指数为67.75%,比上期上升5.45个百分点,其中未来消费支出增加的居民占38.25%,比上期上升9.75个百分点,未来消费支出减少的居民占4%,比上期下降1.5个百分点。且收入用于消费的比例在增加,收入的40%以上用于消费的居民占36%,比上期上升了2.5%。调查显示,“未来3个月准备购买大额商品、住房、汽车”的居民分别占29.5%、17.75%和17.75%,分别比上期上升了1.75个百分点、0.25个百分点和1个百分点;本季度居民储蓄的主要目的是“养老、防病、防失业或意外急需”、“教育费”和“大额消费”的分别占56.5%、56.50%和14.75%,分别比上期上升了0.75个百分点、1.25个百分点和0.25个百分点。消费观念更加理性化、消费结构日趋多元化,未来消费信心逐渐增强。
10月全市当月实现社会消费者品零售额43.27亿元,同比增长19.8%,1-10月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74.13亿元,同比增长19.0%,位居全省第三,增幅比全省快0.5个百分点。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业累计实现零售额335.92亿元,住宿餐饮业38.21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8.6%和23.6%。
分析其中的原因,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和相关政策效应的释放对提振居民消费信心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另外,社会保障力度的不断加强也让居民“有能力、有信心”敢于消费。同时,假日经济经济的拉动作用是消费品市场增长的重要因素。
在经历了11月份“物价调控月”之后,淮安居民对当前的物价感受如何?对未来的预期又怎样?日前,人民银行淮安市中心支行在市区8个定点储蓄机构就当前经济状况、就业形势、物价、房价、居民收入、储蓄与负债状况以及目前的消费情况进行了城镇储户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当期经济形势感受较为乐观;当前物价满意度仍较低,对未来房价预期继续攀升;当期收入感受指数下降,对未来收入信心不足;当前消费情绪指数持续回升,未来消费信心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