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淮安市党代会报告解读

淮安市党代会报告解读

发布时间: 2011-01-05 13:06  关注度:2961  来源:淮安新闻网  作者:
导读:做好2011年各项工作,打响“十二五”第一炮,对淮安在新起点上更好更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委书记刘永忠在党代会报告中特别强调了要“抓项目扩总量、调结构促转型、重统筹惠民生、创特色争进位”,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的台阶,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位居全省前列,为“十二五”时期又好又快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记者 祁安

淮安日报讯:做好2011年各项工作,打响“十二五”第一炮,对淮安在新起点上更好更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委书记刘永忠在党代会报告中特别强调了要“抓项目扩总量、调结构促转型、重统筹惠民生、创特色争进位”,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的台阶,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位居全省前列,为“十二五”时期又好又快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关键词】抓项目扩总量

报告选摘:抓项目扩总量,就是坚持以项目为纲加大有效投入,不断壮大经济规模,始终保持经济高位运行、跨越赶超态势,确保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财政总收入增长3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

记者点评:市委书记刘永忠就经济总量问题打过两个比方,一个是:“苏南是象腿,苏中是牛腿,苏北是羊腿,我们的个头小,翻个身子当然要容易些”;另一个是:“我们手里只有可怜的一小块肉,又要红烧,又要白煨,又要清蒸,哪里能够用?”刘书记的这两个比方,形象阐述了淮安经济总量少的事实和由此带来的制约。

怎么做大总量?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是重中之重。“十一五”期间,新型工业化为淮安市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新的一年,围绕抓项目扩总量,淮安市还将通过实施重大项目带动等六大工程,确保全年亿元以上项目新开工140个、新竣工100个,实施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30个,新增列统企业400户。

【关键词】调结构促转型

报告选摘:调结构促转型,就是坚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把创新驱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投入结构、城乡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城市化率达47%,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达14%,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率42%以上,注册外资实际到账增长45%。

记者点评:“转型升级”不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专利。淮安新时期发展提出要三靠:靠开放、靠科技、靠人才,“扩量提质、转型升级”也成为“十二五”发展的主线。作为苏北欠发达地区,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埋头苦干拼总量,而忽视了发展“一步登天”的先进产业,非但不能缩减已经形成的历史性差距,反而会造成和发达地区的新的历史性差距。

要转型升级,必须继续坚持“三靠”战略,坚持依靠扩大开放集聚优质要素资源,依靠科技创新提升产业层次水平,依靠人才汇聚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转型升级的的核心还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此,履新后首次来淮考察的代省长李学勇提出了明确要求:淮安要紧紧围绕打造“江苏新兴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根据自身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把发展先进制造业和发展现代服务业有机结合起来,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有机结合起来,把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有机结合起来。

【关键词】重统筹惠民生

报告选摘:重统筹惠民生,就是切实解决发展中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问题,全面提高“五个统筹”的发展水平,30个以上乡镇创成全国生态乡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记者点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说白了就是一句话——发展成果要让广大老百姓共享。前不久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在推动“国强”的同时,更加注重追求“民富”,实现包容性增长,这充分表明党和国家把民生问题摆上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对淮安来说,重统筹惠民生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政治责任。2010年11月25日至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在淮调研时指出,建设好周恩来总理家乡,让周恩来总理家乡的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淮安各级党政组织和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人的幸福指数。这也是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实现经济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幸福满意度同步提升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创特色争进位

报告选摘:创特色争进位,就是紧盯全省乃至全国发展大局,最大限度发挥各种资源优势,打造城市独特魅力和核心竞争力,确保经济发展速度保持全省前列、县(区)域经济发展在全省排名进位。

记者点评:创特色就是要彰显特色,以特取胜。市委市政府提出“一县一特”发展策略,引导各地围绕特色产业、特色文化和特色资源,聚焦发展特色,形成了盱眙龙虾、涟水今世缘、洪泽湖大闸蟹、金湖荷花等一批特色品牌,推动全市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十二五”开局之年,淮安市发展的一大特色无疑将是继续全力构筑台资集聚、生态宜居、101%服务“三个高地”:突出提升资源集聚能力,努力把台资集聚新高地打造得更有活力、更具特色,同时实施主攻浙资招商新战略,打造浙资集聚新高地;继续按照“东扩南连、三城融合、五区联动”发展思路,坚持新城建设与旧城改造并举、完善设施与创新管理并举、生态建设与文化保护并举,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彰显城市特色魅力;坚持把环境建设作为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第一竞争力,着力打响“效能淮安”和“101%服务”品牌,进一步打造成本洼地、服务高地、投资福地。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

新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