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4日)下午,市委市政府在革命老区刘老庄乡召开支持刘老庄乡发展座谈会。市委书记刘永忠强调,刘老庄乡是淮安的,也是中国的,各级各部门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努力把这片红色土地建设好。市委常委、秘书长、常务副市长陈洪玉,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孙健以及市各相关市直部门负责人等出席座谈会。
与会人员观摩了吉美高效农业示范园、红色家园、红星广场、正雄制衣、乡工业集中区标准化厂房等支持刘老庄乡发展的项目。刘永忠对市直部门一年多来以饮水思源、情系老区的强烈责任感支持刘老庄乡发展所做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说,各帮扶单位凝心聚力,各司其责,积极帮助刘老庄乡争取资金、实施项目,推动刘老庄乡在经济发展、民计民生、集镇建设等方面发生了喜人变化。刘老庄乡自身也充分发扬革命老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抢抓用好全市集中力量支持的难得机遇,把支持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刘永忠强调,加大对刘老庄乡发展的扶持力度,尽最大努力帮助其“十二五”期间实现全面小康,既是对老区人民的最好回报,也是全市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必然要求。各级各部门要立足新的起点,创新工作思路,努力走出一条科学有效、富有特色的帮扶道路。一要突出产业帮扶,因地制宜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围绕“一乡一品”的要求,帮助做好工业集中区产业定位、产业选择和产业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集聚辐射能力。帮助发展现代农业,尽快形成规模、形成特色、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帮助招商引资,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规模企业。二要突出项目帮扶,切实增强乡村两级造血功能。坚持把项目带动作为重要抓手,充分发挥信息广、路子宽等优势,加快推进一批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民生保障和重要生产性项目的建设。三要突出智力帮扶,着力培育现代新型农民。加大对当地农民的培训力度,让农民学得一技之长,靠技术发展生产,靠科技促进经济发展。四要突出长效帮扶,不断完善支持发展的各项工作机制。注重帮扶措施的科学性、配套性和连续性,通过加强培训、落实项目、大户带动、转移就业、合作经济组织引领等多种形式,建立完善“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社会支持、合力帮扶”的支持机制。
刘永忠指出,加快刘老庄乡发展,不仅需要多方面的扶持,更重要的是靠自身努力。刘老庄乡要抢抓扶持机遇,进一步增强跨越发展的内生动力。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强做大工业经济,快速提升乡村工业化水平。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高效农业规模,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建设特色城镇,努力将刘老庄乡建设成为富有特色、个性鲜明的新型小城镇,打响“刘老庄连”红色旅游品牌。着力改善民计民生,进一步完善乡村两级就业服务平台,加快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改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据介绍,自2009年9月市委市政府作出集中力量支持刘老庄乡发展的工作部署以来,市直部门已完成34个支持刘老庄乡发展项目,到位资金4890.07万元。2010年,刘老庄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6亿元,实现财政收入2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00元,在全市116个乡镇中综合排名由2005年的倒数第2名上升至前40名。
上一篇:淮安市党代会报告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