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者 宋莹莹
刘虎是江苏金象减速机有限公司技术开发部的主任工程师,主要从事新产品研发,负责产品的设计和审核工作。
刘虎是个话很少的人。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戴着眼镜、少言寡语的汉子,从一线普通工人干起,从永不言弃的拼搏中走来,近来年研发了大量标准系列和大型非标的适销产品,两次被评为公司劳模,在技术创新、新品开发、科技管理创新等多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从磨齿工到工程师
1995年7月,从南京理工大学模具专业毕业的刘虎进入金象减速机的前身——江苏省减速机厂,成为金四车间的一名磨齿工。
工作一段时间后,科里的同事发现他有三个“善于”:一是善于向书本学习,他每年都要订阅不少专业杂志和书籍,在工作之余,还报名参加《工业工程》专升本自学考试,通过了全部课程。二是善于向老前辈学习,把前辈的经验一点一滴地“占”为己有,不管是车间一线工人还是公司老板,只要有特长,刘虎都大胆向他人请教,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三是参加公司的培训特别积极,只要有机会,总是报名参加,别人觉得枯燥无味的培训课程,他却听得津津有味。
2001年江苏减速机厂改制后,更名为江苏金象减速机有限公司,面对减速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常规产品已进入微利时代的现实,公司审时度势,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根据建材、冶金等行业的发展方向,逐步淡化低档、常规、通用产品在公司产品结构中的份额,将自己的产品定位为“大、新、特”上。从这个时候起,像刘虎这样的年轻科技人员有机会走上技改前台,在这个广阔舞台上施展才华。
在探索中成长 在磨砺中成熟
市场竞争激烈,常规产品利润很少,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自主创新。江苏金象减速机也是如此: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获得市场份额,就必须自主研发,创造核心竞争力。
2001年,金象公司根据我国能源及建材行业的发展要求,决定自主设计、开发系列边缘传动磨机减速器,作为煤磨、水泥磨等磨机的传动基础部件。刘虎承担了大量的设计和审核工作,在齿轮参数极端优化、轴承选用和寿命计算、润滑系统及箱体的结构设计方面做了许多研究,刘虎介绍,这个研发持续了将近5年的时间,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在降本增效、维护使用方面积累了丰富了经验,2005年该产品获得江苏省农垦集团科技进步三等奖,同年被公司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现在该产品年产300多台,占公司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
在有了丰厚的知识积累之后,刘虎积极在前人的基础上实现着前所未有的超越。由于技术业务能力的提高和为企业做出的突出贡献,2005年,刘虎担任技术开发部主任工程师。
多研发 公司发展有动力
从一名一线工人成为主任工程师,刘虎认为重要原因是务实、勤奋、细致、创新、沟通、宽容、奉献,不断改进。“这么多年来开发了很多产品,经受过很多失败的挫折,但更多的是成功的喜悦,特别是看到一件新产品研发出来,销量很好,给公司带来很大的效益时,是我们研发人员最高兴、最欣慰的时候。”
刘虎说,千万不能把科技研发想像成太神奇的东西,靠的就是细致入微的态度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一个小失误可能会酿成全局的大问题,不能有一点马虎。在企业里搞研发,也不能闷在屋子里,还要关注市场动态,主动到生产一线去和工人聊天,了解加工制造上有什么问题,一线工人有什么想法。”
现在的刘虎已经从设计工作走向技术管理岗位,担任公司的技术开发部副部长。刘虎感到,企业研发要想有后劲,就要培养好新生代的力量。“我准备努力培养公司现有的优秀大学生,引导他们尽量少走弯路,早出成果,为他们争取好的待遇,留住人才。当然我也希望公司能早点上市,只有研发人员共同努力,多出成果,这样公司发展才有动力。”
上一篇:淮安机场通航满百日,运行安全平稳
下一篇:三家园区认定为省级科技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