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送温暖,群众有“五盼”

送温暖,群众有“五盼”

发布时间: 2011-01-06 13:21  关注度:2730  来源:淮安新闻网  作者:
导读:岁末年初,各地“送温暖”活动又掀高潮。广大困难群众在心存感激之余,对“送温暖”活动也有“五盼”。

■ 张崇明

岁末年初,各地“送温暖”活动又掀高潮。广大困难群众在心存感激之余,对“送温暖”活动也有“五盼”。 

一盼送温暖要“常坚持”。以往一些地方的“送温暖”,往往都集中在元旦、春节期间突击进行。殊不知贫困群众的困难并非都在这个时候才有,“送温暖”活动不能“过年才到,年过便走”。对贫困群众更多的是要注意平时的关心和照顾,变“年终关怀”为“终年关怀”。

二盼送温暖要“送得准”。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在“送温暖”的对象确定、款物分配等问题上,一直无明确标准,无章可循,多由乡镇、村组或基层干部说了算,随意性较大。群众盼望有关部门能够严格把关,认真审查“送温暖”的对象是否名副其实,确保“温暖”真正送到困难群众手中。

三盼送温暖要“静悄悄”。有些领导干部为了宣传自己的政绩,在给困难群众“送温暖”时大批记者前呼后拥,让受助者站成一排“亮相”,使不愿在公众面前露脸的被救助对象处于尴尬的境地,在某种程度上伤了困难群众的自尊心。他们希望领导干部“送温暖”不要过多强调“场面“,做到“静悄悄”,在送上关怀和温暖的同时,也能送去一份人文和体贴。

四盼送温暖要“降成本”。有的地方“送温暖”不讲经济成本,仅仅是送上几袋米面或几百元钱,就长途驱车几十里、上百里,几个人跑上大半天,还要吃上一顿“公务午餐”,由此花费的人力、物力,早已超过了慰问礼物的价值。有的地方不讲时间和人力成本,慰问场面提前安排,救助对象早早等候,来回车水马龙,随从人员一大帮,隆重得像个小型演出,群众对此颇有微词。

五盼送温暖要“挖穷根”。不少部门单位开展“送温暖”活动,往往只是单纯送些粮油、衣被、资金等实际的物质,困难和贫困依旧。因此,困难群众盼望有关部门的“扶贫”应形式多样,因人而异,能向送技术、送信息、送知识、送岗位、送项目等深层次“扶智”“输血”延伸。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

新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