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探究ECFA背景下的淮台合作新机遇

探究ECFA背景下的淮台合作新机遇

发布时间: 2011-01-10 07:47  关注度:2952  来源:淮安新闻网  作者:
导读:盘点2010年的海峡两岸热点,必然少不了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署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两岸共同采取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对包括淮安在内的期望加强对台合作实现跨越发展的诸多大陆台资集聚区而言,抢抓其中蕴含的难得发展机遇已成重要课题。

■ 记者 祁安 通讯员 施爱军

盘点2010年的海峡两岸热点,必然少不了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署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两岸共同采取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对包括淮安在内的期望加强对台合作实现跨越发展的诸多大陆台资集聚区而言,抢抓其中蕴含的难得发展机遇已成重要课题。市委市政府在去年9月份举办的第五届台商淮安论坛,主旨便是在ECFA背景下“两岸智慧共话发展大计·携手合作共绘美好愿景”。记者结合日前对副市长史国君以及市商务局局长孙健、市台办主任周洪兵等人的采访,解读ECFA,探究新时期淮台交流合作机遇、新力量、新模式、新举措。

了解ECFA,做到“有的放矢”

ECFA的签署,目的是逐步减少和消除两岸贸易和投资障碍,促进双方经济、贸易和投资全方位合作。

史国君认为,ECFA全文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广泛性。ECFA涵盖了两岸间的主要经济活动,确定了未来两岸经济合作的基本框架和发展规划,并且关注两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经济中长期发展与民众福祉等多面向议题,为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制度化和自由化提供了重要保障机制。二是渐进性。ECFA的签署是两岸经贸合作进入制度化轨道的开始,目前只是构建出协议框架,双方将就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促进与保障机制等多个单项协议继续磋商,逐步推进两岸开放,最大限度实现两岸经济优势互补。三是带动性。两岸签署ECFA,不只是静态上的优势互补,更是动态上的产业整合。随着两岸投资相关规定透明度的提高、双方相互投资限制的减少、投资便利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将有利于推动在金融、保险、现代服务业、新能源、高新技术等新兴领域的深度合作,对淮安产业升级包括现有企业的“被升级”,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淮安全力打造台资集聚新高地,成功引进富士康、台玻、旺旺、明基、膳魔师等众多台湾知名企业,累计引资规模超过55亿美元,去年实际利用台资比重达到58%。作为台资集聚新高地和知名台企密集区,淮安的发展与ECFA无疑有着很大的关联度。而鉴于ECFA以上三性特别是渐进性,率先掌握ECFA每一步新动向、新规则显得至关重要。史国君表示,市政府将抓紧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应对ECFA推动委员会,分头设立新兴产业组、新能源组、金融组、农业组、进出口组进行全面研究和对接。

策应ECFA,让“高地”更高

以靠开放为首的“三靠”,是淮安实现跨越发展的根本途径。ECFA的实施,为淮安市进一步做大做好开放文章提供了难得契机,积极策应ECFA将给淮安的台资集聚新高地带来快速增高的机遇期。

策应ECFA,进一步优化引资结构。ECFA签署后不久,两岸在广州举办了第六届经贸文化论坛,把未来经贸合作重点定在新能源和高新科技产业领域。“新能源、环保节能产业都属于新兴产业,苏南苏北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史国君表示,市政府将重点围绕盐化工新材料、模具、新能源电动车、节能环保等新兴领域,成立若干个专题招商小组,摸清台湾这些领域重点企业、关联企业的投资动向,定期开展专题招商,努力让淮安既是台资集聚新高地,也是新兴产业新高地。随着台资企业加快在淮集聚,客观上对台资银行的金融需求也会明显增加。史国君表示市政府将专门研究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对台开放,力争在引进台资银行上率先取得突破。而在人才交流领域,市政府已从去年下半年启动“千人赴台培训”计划,组织政府部门、涉外人员及相关企业高管赴台开展专题培训,加强淮台人才、管理及技术层次上的对接合作。

策应ECFA,进一步扩大对台贸易。据市商务局局长孙健介绍,2009年淮安市对台贸易总额达7918万美元,占全市比重5.5%。在台湾对大陆降税的267项早期收获清单产品中,淮安市已有橡胶轮胎、机器零件、化工等5种产品对台出口,金额为175.6万美元;有产品出口但出口到其他国别地区的产品58种,金额为2.49亿美元;有可能形成出口的产品尚有9种,包括纯碱、蓄电池、防爆型电动机等产品,金额有望达到近亿美元。孙健表示,市商务局将着力引导出口企业加大台湾市场开拓力度,尽快把全市对台贸易比重提高到10%以上。

在淮安打造“南有昆山、北有淮安”台资集聚新高地的进程中,“服务牌”让淮安一次次占得先机。面对ECFA带来的两岸经贸合作新机遇,沿海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乃至中西部地区大范围全面竞争态势非常明显,此时,打造101%的服务,建设“诚信、团队、效率”的政府,不断放大“服务牌”效应,仍是我们集聚发展资源的一大法宝。

市政府在台办设立的台企服务中心于去年底正式运行,市台办主任周洪兵称台企服务中心将是“一站式”解决台商反映的问题,为台商提供全面、优质、高效服务的“台商之家”。此外,淮安市还在兴建台湾名品一条街和台商居住区,积极创办台商子女就学的学校、班级,在就医、休闲等方面加强配套服务。当越来越多的台商走进淮安后,觉得不管是投资还是生活都是如此舒心、惬意,我们的台资高地注定将越来越高。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

新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