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 者 陈良玉 刘权 通讯员 老 凯 张洪 丁曙明
新的一年,新的征程。在辞旧迎新之际,一份《淮安市建筑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新鲜出炉,为淮安市未来五年建筑业发展描述了一幅亮点纷呈、无限美好的蓝图。
亮点一:千亿元
《规划》明确淮安市“十二五”时期建筑业发展目标:全市建筑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7%以上,到2015年超过1000亿元,利税总额达到60亿元以上。
亮点二:从“建筑大市”到“建筑强市”
《规划》确立“十二五”时期建筑业发展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淮安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技术进步,促进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增强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健全市场机制,加快市场监管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提升建筑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努力实现淮安市由建筑大市向建筑强市的迈进。
亮点三:从量变到质变
《规划》要求,进一步推动淮安市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实现全市建筑业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较强的优势规模企业,形成一批资金雄厚、人才密集、技术先进、具有科研设计和融资能力的龙头企业,增强淮安市建筑业的整体竞争力。
亮点四:特级资质企业“零的突破”
《规划》明确提出,力争实现特级资质企业零的突破,着力培育1-2家特级总承包企业,培育15-20家一级企业,培育20-25家“设计施工一体化”资质企业,扶持一批具有淮安特色的“专、精、新、特”企业。
亮点五:多元经营
《规划》要求,引导建筑企业根据自身资金、技术、人员、市场等实际情况,在巩固土建的基础上,发挥企业资质高、实力强、信誉好的优势,向房地产、市政道路、园林绿化、设备安装以及服务行业等领域拓展,形成一业为主、多元并举的经营格局。
亮点六:鲁班奖“零的突破”
《规划》鼓励企业创建优质品牌工程,形成工程创优的激励、奖励机制,通过创建优质工程,提升企业的品牌和形象,力争实现本地建筑企业“鲁班奖”零的突破。
亮点七:抢滩“新兴市场”
《规划》表示,将继续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顺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的深入实施,抢抓机遇,带领专业队伍、劳务队伍到新疆、四川、西藏等中西部市场去抢占阵地,大力开发新兴市场。同时,注重加强与国外大集团和国际知名承包商的合作,共同开拓国际市场,增强淮安市建筑业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
亮点八:健全企业诚信体系
《规划》提出,健全企业信用档案和企业经营者、项目经理、建造师等执业人员的个人信用档案,逐步建立全市统一的诚信管理体系。健全信用奖惩机制,使守信者得到奖励,失信者受到惩罚,逐步在全行业树立诚实守信收益巨大、信用缺失成本高昂的理念,提高建筑企业的社会认可度、信任度。
亮点九:从“农民工”到现代产业工人
《规划》表示,针对当前淮安市农民工培训力度不强,技术劳务资源匮乏的实际情况,协同有关部门落实每年免费培训农民工2000人的年度计划,同时,继续与中建总公司合作,加强出境劳务人员培训。鼓励建筑企业创建农民工业余学校,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扎实推动建筑“农民工”向现代产业工人转变。
亮点十:人民群众满意行业
《规划》对行业主管部门提出明确要求:要为建筑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抓住行业工作特点,积极主动为企业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努力把建筑业建设成广大人民群众满意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