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宋莹莹
淮安日报消息:昨日,“苏美”第三届中国·淮安优质农副产品展销会暨淮安日报、淮海晚报、淮海商报读者新春年货购物节,在市民群众的恋恋不舍中落下帷幕。
4天的时间里,近百家农副产品生产经营企业携近千个优质品牌参展,其中包括“淮安大米”、“盱眙龙虾”、“淮安红椒”等一批享誉全国的著名品牌。各参展品牌纷纷拿出种种促销手段:第一天鸡蛋三元一斤,第二天免费送酱油,第三天免费送餐具,第四天全场大甩卖……最实惠的价格、最优质的商品使得农展会刚一开幕便“爆棚”,现场人头攒动,挤满了前来“淘”年货的市民。
熙来攘往的人群,在欢声笑语中选购心仪的商品,据统计,前往市会展中心农展会现场“淘”年货的市民达4万多人次,交易额突破200万元。
人头攒动 场面火爆
本届农副产品展销会上既有淮安大米、高沟捆蹄、钦工肉圆、淮安红椒等市民耳熟能详的淮安土特产,也有内蒙古羊绒被、新疆纸皮核桃、舟山海产品等全国各地极具地方特色的物品,不管是大众年货,还是中高档年货,展销会上商品的价格都比市场上便宜10%-40%,丰富而齐全的商品以及实惠的价格,吸引了大批市民选购。三块钱一斤的鸡蛋、8块多钱一斤的猪肉……很多产品刚上展位就被抢购一空,各展位工作人员更是一刻也停不下来,产品供不应求,他们只有不停地补货。
农展会第一天下午,一位60多岁的老大爷听说有特价鸡蛋出售,兴冲冲地从淮阴区赶过来,没想到却扑了个空——特价鸡蛋早已售完。心有不甘的他向组织者“抱怨”:“你们怎么不去淮阴区也开一次展销会?那样的话我就不用跑这么远了!”不忍心让老大爷白跑一趟,一位女工作人员紧急联系参展商,及时将两斤鸡蛋送给了老大爷。
22日上午,家住富春花园的赵女士一家三口一大早就来到了展会会场,不一会儿,一家人已买了三大包年货。“这里的东西很丰富,价格也比农贸市场和超市低。我买的这种核桃,超市里要卖到三四十块钱一斤,这里只要20多块钱一斤。”赵女士指着手中的大包小包说:“我们买了这么多年货可着实省了不少,都是超低价嘛。听说明天要全场大甩卖,我肯定还来。”
名优特新 商贾云集
“此次在春节前举办农展会,主要是搭建一个企业和产业、产业和消费者互动的平台。”市委农工办副主任胡岁年说,“通过活动,我们主要想把淮安的特色产品充分地向社会展示出来,给广大市民送去实惠。但更多的则是要让大家转变观念,使企业通过活动,树立创新意识和品牌意识。”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农展会规模更大、规格更高、参展项目更多。”江苏苏美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我们苏美从第一届就参加由淮安日报社承办的农展会,今年已经是第三次参展了,明年我一定还来参加!”
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参展商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参展商梁先生告诉记者:“之前没有来过农展会,起初还有点犹豫,后来决定少带一些货,先来探探行情,没想到这个展销会吸引了这么多市民前来,两天半时间我带来的400多公斤山货就卖完了,真有点后悔带少了。看到今年的热闹情况,我准备以后每年都来参展,保证带来更多优质的原汁原味的家乡特产供淮安市民挑选。”
“农展会是一个巨大的平台,吸引了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共同的注意,这是淮安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的具体体现,淮安的农业生产和消费一定会越来越旺!”主办单位一负责人对记者如是说。
意犹未尽 明年再见
在展会现场,不少市民反映展期太短,市民吴女士建议展会至少应该一星期:“年底大家都要采购年货,我很喜欢这样的集中采购,这几天每天都来采购年货,还没准备齐全,你们就要撤了。4天时间太短,最少也得一个星期!”
这不禁让人想起去年在大运河文化广场举办的第二届农展会的情景,广场上是凛冽的寒风,而展销大厅里人头攒动,暖意融融。在快要结束的时候,许多参展商问大会组委会的同志:“农展会能不能延长两天?”更有不少市民向组委会反映:“4天,太少了,不能延长到一个星期?”“你们明年一定要再办呀!”
真是年年岁岁“话”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经过三年的时间,淮安日报社承办的一年一度的全市优质农副产品展销会,已经成为充分展示淮安市现代农业累累硕果、促进农民增收、丰富市场供应、方便市民采购的重要平台,不仅扩大了淮安市优质农副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吸引力,更为市民提供了最理想的购物场所,真正取得了政府满意、市民满意、参展商满意的“三赢”效果。
上一篇:2011淮安清江浦庙会日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