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宋莹莹 何悦
淮安日报讯:久旱逢甘霖,瑞雪踏春到。9日夜间,淮安市迎来入冬以来第一场象样的降雪,飘扬的雪花一直持续到昨日上午结束。据市气象局地面观测站测量,至10日上午7时,淮安市降水量普遍达到5—9毫米,其中金湖达到8.5毫米,盱眙、洪泽在7—8毫米左右。根据气象学规定,此次降雪达到大雪标准,对淮安市农业旱情的缓解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此次降雪,不但老天给面子,淮安市实施的人工增雪作业也很给力,据市气象局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从9日下午至夜间,淮安市在金湖、盱眙、洪泽、涟水四县实施了人工增雪作业,共发射碘化银火箭弹12枚。从目前统计数据来看,作业面降水量明显高于非作业面,意味着此次人工增雪取得成功。
关于人工增雪的原理,市气象台台长禹继华向记者作了一番介绍。他说,过去,人们常常听到一个概念叫“人工降雪”,其实是不准确的,因为无论雨、雪,只能增加,却不能制造。人工增雪作业只能在本身就有降雪的情况下进行,它能让小雪变中雪,中雪转大雪,却不能在没有天气条件的情况下,通过人工作业直接降雪,人工增雨也是一样的道理。人工增雪有着严格的气象要求,作业时机、作业部位、作业方式及用弹量的不同直接影响作业效果。如措施不当,不仅不能增雪还有可能减少降雪量。
但据市气象台预报,此次降雪并不能持续,10日下午将告一段落。目前,道路积雪已基本融化,对人们的出行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