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叶列
牛奶安全再次引起人们关注。当“三聚氰胺”的阴影还未从市民心中散去,最近出现了一种被称为“皮革奶”的问题牛奶又让人谈 “奶”色变。“皮革奶”,简而言之,就是添加了皮革水解蛋白的乳制品。长期食用“皮革奶”可能会致癌。一时间,乳制品质量安全再次触动市民脆弱的神经。
不过,淮安市市民对此不必太担心,淮安市农委卫生监督所表示,本地4家乳制品企业的产品每月都会经过质监部门的抽检,抽检的结果是全部合格,未发现问题乳品。至今未发现有“皮革奶”出现。
焦点:“皮革奶”走进市民视线
继三聚氰胺奶粉被取缔后,有不法商人用新的有毒物质“皮革水解蛋白”加入奶粉中,提高蛋白成分。日前,这样一则消息在网上传播。一时之间,“皮革奶”成为了淮安市网友关注的焦点。
农业部近日公布的一个文件也加剧了网友们对“皮革奶”的疑虑。中国政府网挂出农业部近日下发的《2011年度生鲜乳制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其中除了要求检测奶粉当中的三聚氰胺之外,还要检测皮革水解蛋白。
据了解,皮革奶是用皮革水解蛋白生产出来的乳制品,这是一种类似于三聚氰胺的物质,加入到乳制品中的目的是提高产品蛋白含量。而皮革水解蛋白就是利用已经废弃的动物皮革制品或者毛发,把它们进行水解之后制成粉状,然后再混入到牛奶当中,来提高其中的蛋白质的含量。由于这些物质是含有一些有毒的物质,所以长期食用的话可能会致癌。
检测:皮革水解物检测难度不大
“皮革奶、三聚氰胺奶等,实际上都是为了提高蛋白质含量而非法生产的。”市食品药品监督局食品处韦人尹说。此前有媒体报道称,皮革水解蛋白的检测难度比三聚氰胺更大,因为它本来就是一种蛋白质。此外,目前国家并没有相关的检测标准。
“皮革水解蛋白可以检测,难度并不大。”韦人尹介绍,皮革水解蛋白检测主要是看牛奶中是否含有羟脯氨酸和铬。他表示,普通的乳蛋白里根本不会含有羟脯氨酸,而牛奶中含有铬,则很可能是皮革的染色剂带进去的。从这两方面结合看,就可以知道是否是“皮革奶”。
据悉,目前农业部规定的检测方法,主要是检查牛奶中是否含有皮革水解蛋白,这是动物胶原蛋白中的特有成分,在乳酪蛋白中则没有,所以一旦检出,则可认定是“皮革奶”。
市民:对进口奶粉青睐度更高
“奶粉中竟能加入皮革边角料泡成的水解蛋白,我听了都有点恶心。”在市区乐天玛特解放路店,一位选购奶粉的李先生表示,他已从媒体上听说了“皮革奶”的事,对不法企业这样的做法很愤恨。
市民刘女士说,前几年的三聚氰胺事件,让她不太敢再买国内厂家生产的奶粉了。现在,她给孩子买的都是多美滋、惠氏、雅培等进口奶粉,她的好几位同事也基本如此。“这次曝光了‘皮革奶’,下次说不定还有什么问题,国内奶的话题怎么这么多?”刘女士说,希望监管部门要对这类问题重视起来。
乐天玛特解放路店客服部杨经理表示:“皮革奶的现象,应该主要是那些中小奶企甚至制造假冒伪劣的奶企的行为。大型零售企业一般只与品牌度较高、规模较大的奶企合作,并且有严格质量的审核,不定期抽检,所以至今未发现超市有皮革奶出售。”
他同时表示,从眼下销售情况来看,市民们对进口奶粉的青睐度更高些。此次“皮革奶”事件,可能会使国内乳制品的品牌形象再次受损。
质监:淮安市暂未发现“皮革奶”
淮安市有没有出现过“皮革奶”?地产乳制品的质量情况如何?昨天,淮安市农委卫生监督所何帆说,淮安市目前共有4家乳制品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状况一直良好。去年,淮安市每月都会对乳制品进行抽检,并送到省质监部门进行质量检查,包括酸奶、纯牛奶和鲜牛奶等多个种类的产品,结果全部合格。
何帆说,就在几天前,省质监部门还专门下文,要求对各市乳制品进行一次集中检查。他同时表示,继前几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后,淮安市各家乳制品企业对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都很高,纷纷添置各项检测设备,把好奶源的进口关和各道生产环节。到目前为止,淮安市还没有发现“皮革奶”,消费者对此不必恐慌。
记者从质监部门了解到,淮安市4家乳制品企业的品牌分别是旺旺、快鹿、翔宇、兴立,多数都经营酸奶、鲜奶制品。据了解,皮革水解蛋白主要是添加在奶粉中,然后掺入牛奶,而淮安市并无直接生产奶粉的企业。
昨天,记者联系了旺旺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法务部职员姬昂表示,“皮革奶”在业界并不算新闻,记得前几年,因皮革水解蛋白事件被披露后,国内乳制品行业曾进行了一次整顿。姬昂表示,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旺旺公司在乳制品出厂前,都有对三聚氰胺、微生物、防腐剂等的例行检验,这些检测项目都是企业主动加上的,已高于国家的检测规范。
质监部门同时表示,如果市民发现“皮革奶”,欢迎拨打12365投诉举报。
【记者手记】 重建乳品信任,任重而道远
农业部出台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表明职能部门注意到有毒添加剂的潜在危险并加以防范,这些措施对建立一个安全的乳品市场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也有一些人倾向于把这些信息解读为市场上可能已经存在“皮革奶”,从而进一步加深对国产奶粉的戒心。
虽然今年农业部公布的生鲜乳安全监测计划同去年大同小异,相关部门也表示去年乳制品并未检出“皮革奶”,但公共舆论与消费者仍产生了某种“应激”反应。本应消弭公众信任危机的安全监测计划却引发新的担忧与猜疑,表明重建国产乳品行业信任的工作依然任重道远。这种不信任情绪已经损害到国产奶粉的市场占有率。数据显示,国产奶粉市场占有率从2008年之前的六成降到了去年的五成。显然,这种猜疑与不信任的状况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或将进一步造成国产乳业的生存危机,消费者也将为此付出更高的代价。
笔者认为,“皮革奶”沸沸扬扬之际,要重建消费信心,一方面需要行业自身的严格自律,另一方面则需要政府管理层面建立更加完善的监管机制,同时健全信息公开机制与应急措施,及时消除公众的担忧。
【新闻链接】
2004年,国家卫生部门在食品卫生监督检查中发现,一些企业以皮革废料等为原料,使用石灰、盐酸、双氧水等工业原料生产食用明胶、水解蛋白(用做奶粉原料)。利用非食品原料制备的明胶和水解蛋白含有多种有害残留物,食用后将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为加强食品卫生监管,2004年5月27日,卫生部发布卫生部公告2004年第10号,明令禁止使用皮革废料、毛发等非食品原料生产食用明胶和水解蛋白;禁止以非食品原料生产的明胶、水解蛋白为原料生产加工乳制品、儿童食品和其他食品。
2009年3月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了《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近期工作重点及要求》(卫监督发[2009]21号)的通知。其中,打击添加皮革水解物是乳及乳制品生产领域的重中之重。
2009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正式施行,对食品添加剂有了明确要求,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后,方可列入允许使用范围,不得在食品生产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农业部发布的“2011年全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中,将“皮革奶”列入监测黑名单。
上一篇:淮安即将新建5000套限价商品房
下一篇:淮安将编撰出版《民族英雄关天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