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淮安大学生与农民工薪酬差距在缩小

淮安大学生与农民工薪酬差距在缩小

发布时间: 2011-03-07 07:47  关注度:2706  来源:淮安新闻网  作者:
导读:一番采访过后,记者得到的答案极其相似,一个强烈的问号不断出现在脑海:“淮安市目前企业用工平均工资突破了1500元,大学毕业生,薪酬竟然不如农民工?”

■记者 杜勇清

淮安日报讯:节后上班以来,出于调查企业用工情况的需要,记者多次前往市人才资源市场采访。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党总支副书记葛?曾向记者提及:“尽管每次进场的应聘者多达3000人左右,但招聘成交率不过20%,每次前来应聘的求职者,大多是熟面孔。不仅如此,记者随后进行的实地调查采访又有了新发现。这些所谓的“熟面孔”中,不少是怀揣简历和文凭的大学毕业生。面对招工企业发布的招工信息,他们的现场反应大体相当:犹豫不决。

说起个中缘由,即将大学毕业的李锐心灰意冷。几句闲聊过后,他便开始向记者倒苦水:“我上的是西安一所高校,本想借春节回淮安老家过年的机会,在淮安找个工作,可一看企业招聘信息,一点激情都没了。我们学校虽说是本科院校,但名气不是很响,淮安这边的企业根本不认,加上我学的又是文秘,你看这家外贸企业,单位应该不错,就是给出的文秘工资太低了,才1300块,还不如一个农民工,旁边那家服装企业招聘缝纫工,每个月都1700块,你说我签还是不签?”

一番采访过后,记者得到的答案极其相似,一个强烈的问号不断出现在脑海:“淮安市目前企业用工平均工资突破了1500元,大学毕业生,薪酬竟然不如农民工?”

大学生:文凭难敌残酷现实

对记者的这一疑惑,已经工作两年的刑少枚(应当事人要求,化名)似乎不以为然。两年前,刑少枚毕业于烟台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那时候虽说就业形势已经很严峻,但毕竟自己是个女孩子,怎么说也是堂堂大学生,还蛮有优越感的。到淮安找工作,情况完全出乎意料。像起初我找的第一家单位,搞包装的,文员底薪900元,你爱签不签。现在已经普遍提高了,但还是不如农民工。可是没办法,文凭不能当饭吃,尤其是我们这种家在农村、学的又是文史类专业的,能先找个工作,总不至于饿肚子,还能减轻家里负担。”

小邢告诉记者,尽管自己现在已经工作两年了,中途换过三家单位,但工资收入也不过2200元,比目前“用工荒”大背景下的农民工待遇,好不到哪去,“文凭,终究敌不过残酷的现实”。

父母:四年大学怎么就白上

市民顾先生常年在淮安经济开发区一家企业当保安。说起儿子找工作的事,他气不打一处来:“当年我和他母亲为了供他上学,吃的苦就不说了,孩子一到考试就不行,最后还是差三分,没考上二本,多花了我几万块钱。好不容易大学毕业了,又找不到工作了。”

上周三吃晚饭时间,儿子兴冲冲跑回家告诉父亲,“终于与淮阴区的一家企业签合同了。”“我就问他,晃悠晃悠这么长时间,你不是说找不到工作吗?怎么今天这么顺利就签了?你知道他怎么回答我的?说什么‘谁找不到工作了?不是工资太低了不想去嘛。’我一听这话,还以为他今天既然签了,工资应该不得少。结果一问,就比我多500块,我当保安每个月还1200呢。你说你这四年不是白上了!”

不过,在顾先生的儿子看来,父亲生气可以理解,但不全有道理:“现在就业形势在这明摆着的,生气有什么用?大学生现在就是不如农民工。那你叫我永远这么晃下去,啃老?”

企业:按岗定薪不看重文凭

对于大学毕业生薪酬不抵农民工的说法,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家电子企业的行政主管表示认同。他认为,现在的企业基本上都是按岗定薪,很少用学历来给薪的。在他所在的企业,里面既有农民工,也有大学生,工资一律实行底薪加加班费。

这位行政主管同时告诉记者,“一个农民工如果技术好、业务强,收入比大学生高,一点都不稀罕。多年来的用人经历让我感觉到,有的时候,有技术的农民工比大学生更可靠,稳定性也更强。另外,我们招聘的专业类大学生,进厂后也不是说立即就能上手,跟农民工一样需要培训。问题在于,等你培训了,他们常常干个三五个月、年把,有的甚至干个一两个月就跳槽了,不像一些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和农民工来得踏实。”

专家:“怪”现状已见怪不怪

去年底,中国社科院人口和劳动经济研究所负责人发布过一则信息称,“中国大学毕业生的起薪与农民工工资差距在逐渐缩小,2009年两者的起薪差距仅为300元。”很显然,这一情况已成为国内普遍出现的“怪”现状。

不过,记者不久前与市人才中心副主任刘兆尚围绕此事进行探讨时,刘兆尚认为,这种“怪”现状当前已经见怪不怪。根据他的分析,农民工与大学生薪酬差距缩小的原因,取决于供求关系。当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呈倒金字塔状,位于塔底的工人需求量增多,越往塔尖,人员需求量越少。而前几年高校大量扩招带来的每年大学毕业生猛涨,无形中带来了大学毕业生的供过于求,竞争的残酷性不言而喻。“如果大学生还抱着以前的旧观念,非得从事管理岗位、拿高工资,就业的难度显然只会越来越大。”

不过,有一点或许应该引起注意。面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愈演愈烈,大学课堂除了在传授理论知识、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要真正帮助“天子骄子”走出“毕业即失业”的魔咒、找一个薪酬与大学毕业生理想状态相匹配的工作,开设一门乃至多门技能课已经变得刻不容缓。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

新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