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淮安是周恩来总理的故乡,长期以来,是江苏发展相对落后的城市,与苏南有着巨大差距。为了建设好周总理故乡,全市540万人民有着强烈的发展愿望。作为人大代表和淮安市委书记,我时刻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发展加速的力量使在何处?后发超越的路径怎样设计更加科学合理?我深知,如果决策失误,执行力越强,破坏力越大。既然政绩应该写在大地上,那么,就应来自厂矿社区、来自田间地头、来自万户千家。我不仅每年拿出时间,履行代表职责,走村入户调研,听民意,解民忧,还发动全市人大代表,变“上访”为“下访”,变“接访”为“走访”,集民众智慧。
人民群众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我们制定发展战略的依据。经过密集调研,我们形成共识:生态环境建设是淮安的核心竞争力,我们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淮安的经济工作确定了“三个绝不”原则:绝不允许牺牲环境换取一时繁荣;宁可招不到商、引不来资,也绝不让污染项目落户;领导干部绝不允许为眼前政绩而破坏环境。我们提出,要把淮安打造成一座板块相连、生态相间的花园城市,成为苏北的江南,让离开的人不舍,让出去的人想回,让外地的人想留,以此告慰周总理在天之灵。
科学发展首先要依靠科学。淮安已先后与清华大学、中科院水生所、南京工业大学等一批知名高校院所建立了全方位战略合作。市政府每年都拿出300万元专项经费,推动淮安与清华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产学研合作。
草丰水美,绿树绕城,环境的美化成了淮安招商引资的资本。去年以来,富士康在淮安完成二期投资,目前正在进行三期投入,达方、旺旺、台玻等知名企业也都纷纷在淮安追加投资、增资扩股。
为了转变政府的行政理念,我从群众意见最集中的机关作风入手,首倡政府部门101%的服务理念,政府部门不仅要提供让群众100%满意的服务,还要增加差别化、个性化、超前超值、创新创优的内容为群众送上1%的惊喜。我们还在淮安政府部门推行ISO质量管理体系,使政府服务有了质量标准。目前淮安行政审批项目在江苏省是最少的。
来北京开会前,我在淮阴区南陈集镇调研,看到一位老汉牵着老牛走在田埂上,周围是翻飞的白鹭与成群的白鹅,我既陶醉又欣慰。
(金厚勋 王建国整理)
上一篇:聚焦淮安“消费与民生”
下一篇:淮安市领导会见新疆巩留党政代表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