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姚继军 谈天 记者 毛宗俊
兔年春来早。
三月的阳光照耀着楚州境内运河西岸那片400亩土地。一年前,这里杂草丛生满目荒芜,而今,一座现代化的工厂拔地而起蔚为壮观:码头吊机正舒长臂,铁塔高耸直指蓝天,运输船队犹如长龙,淮上又添明珠一颗。
同样的项目、同等的规模,从建设到投产仅仅十个月,速度之快、质量之优,江苏没有,中国没有。就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井神”再铸新辉煌,古楚高奏胜利歌!
睿智的战略抉择
淮安是一座有着丰富资源的现代工业新城,其中岩盐地质储量1300多亿吨,远景储量2500多亿吨,为世界特大盐矿。
2010年3月,江苏井神盐化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井神人大胆解放思想,坚持科学发展,一路高歌奋进,一路斩关夺隘,寒来暑往整整三年,井神人成功地实现三年大跨越:2010年,公司盐产品产量268.19万吨,三年年均增长27.76%;实现销售收入10.69亿元,三年年均增长23.42%;利税2.35亿元,三年年均增长58.91%。
站在两个五年计划的交接点上,高瞻远瞩的井神人于2009年9月28日举行60万吨联碱(一期)技改项目开工仪式。
纯碱是一种大宗的化工原料,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带动纯碱需求的大幅上升。井神公司是省内规模最大、热电配套最齐全的井矿盐生产企业,具备向下游盐化工产业延伸的条件,而原盐供应的可靠性及价格合理性更为井神公司上马60万吨联碱项目提供了坚实而有力的资源支撑。
生产纯碱的主要原料是盐,同类企业吨碱耗盐量约1.55吨,折币近420元,井神联碱项目采用卤水直接制碱,吨碱成本较用盐降低近200元。以年产纯碱30万吨计算,仅此一年就降低成本费用近6000万元,其市场竞争的价格优势更是十分明显。
国内传统碱行业都面临生产纯碱后废渣处理难的问题。井神的联碱项目利用自身特有的资源优势,对废渣进行地下溶腔资源贮存。该工艺在英国布鲁门公司已成功运行50余年,并获得欧盟环保署的高度认同。实践证明,使用这种工艺最环保,生命力也最强。
井神周边有多家制盐公司,60万吨联碱项目的副产品氯化钙能为这些采盐卤企业提供脱硝原料,其潜在市场还可为井神年增效益3000万元以上。
作为井神公司的主管部门,省盐业公司对60万吨联碱项目十分重视,省公司总经理晏仲华亲自担任项目领导小组组长,省公司党委委员、井神股份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伏运景担任副组长。井神股份公司总经理徐学春担任项目指挥部总指挥。井神公司面向全国广纳贤才,组建了以丁超然为厂长的淮安碱厂。
2010年3月12日,井神60万吨联碱工程(一期)主体工程土建开工。
演绎现代版神话
按照国内外惯例,建成60万吨联碱项目,少则一年半,多则三四年。井神联碱项目从去年3月12日主体工程土建开工,历经土建施工、设备安装、单机调试、系统联动试车,到今年1月18日石灰窑点火试生产,仅用了10个月时间,建设之快、质量之优,都为省内国内绝无仅有的。
井神股份公司是国有企业,项目从招标、评标、签合同到施工,都有一套严格的执行程序。为了抢时间、保进度,公司方面既谨慎又大胆,只要中标确定公示,立即通知相关单位组织生产,及时派员对生产过程进行全方位督查,确保设备质量和抵淮时间。
去年5月20开工的灰粉负压真空蒸馏技术工程是整个联碱项目的关键之一,按照常规工期为一年半到两年。搞技术出身的丁超然厂长和厂里的技术骨干一合计,决定采用边设计边施工的办法,这边图纸方案一出来,立刻组织土建安装队伍,联系生产厂家。结果只用了8个月便圆满完成任务。
提前谋划,科学编排,精心设计,优质施工,60万吨联碱项目伴着2010年的春风夏雨日新月异地渐显卓越迷人的丰姿。当金色的秋风吹遍运河两岸,井神人也进入联碱项目大决战的关键时段。公司党委向所有工程建设者发出“大干100天,决胜1121”的动员令,确保2010年11月21日进入试车阶段。
全面攻坚的结集号已经吹响,井神人义无反顾地投身于这场抢进度、保质量、争效益的战斗中。
10月20日,滤过尾净氨塔安装成功。
11月21日,碳化塔注水试压,淮安碱厂试车拉开序幕。
12月17日,国内第一台引进法国先进设备带滤机安装成功。
2011年1月18日上午11时18分,石灰窑点火仪式在鞭炮齐鸣中一次成功,总投资8.6亿元的60万吨联碱(一期)工程进入生产调试阶段。
1月28日,淮安碱厂顺利产出第一批优质纯碱。
在带滤机安装现场,法国专家开始不相信井神人的建设进度,继而又竖起大拇指,连声称赞“井神人,了不起”!
其实,井神人的“了不起”还不止这些:
根据国内外化工行业的惯例,新建项目试车都会避开冬季,且今年冬季又特别寒冷,是墨守成规还是勇于突破?井神人经仔细研究论证,果断决定于2010年11月21开始试车,取得化工投料试生产的一次性成功,开创了国内外化工行业之先河;
国内外碱行业的联动试车,需要借助一批既有专业技术又有成熟经验的开车队,而井神人凭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和敢为人先的勇气,由碱厂厂长丁超然带领一批工程技术人员边摸索、边实践,顺利取得联动试车的圆满成功,书写了国内外碱行业史的一段传奇;
60万吨联碱工程采用的灰粉负压真空蒸馏技术为世界首创,较同类碱厂,吨碱节约成本40元以上;
工程采用国内外最先进的设备装置,工艺水平既领先国内又领跑国际;
工程在全国第一家对噪音进行集中处理,有效降低了环境污染;
由于采用现代化生产手段,碱厂用工人数全国最低,不到同类企业的1/3……
尽在无私奉献中
从2010年3月12日的主体工程动工,到2011年1月28日的石灰窑点火。
从2011年1月28日的第一批纯碱产出,到2011年3月10日,淮安碱厂共生产优质纯碱近5000多吨。沿着千里运河的黄金水道,淮安纯碱源源不断运往苏中、苏南和长三角的每个工业基地。
2011年,淮安碱厂将生产优质纯碱25万吨。
60万吨联碱工程的投入运行,也是井神公司走向成功上市的里程碑。
人们怎能忘记那让人梦萦魂绕的300多个日日夜夜,又怎能忘记那么多为60万吨联碱项目而辛勤付出的指挥员和战斗员?
省盐业公司董事长王德善、总经理晏仲华在项目开工之前,就多次来淮调研决策,并反复强调:要有高度责任心,抓好质量、进度、成本关节点;要以严谨的作风保证项目规范有序建设;要以优异的效益为目的,促进项目早日投产达效。
市委书记刘永忠、市长高雪坤、市政协主席王维凯多次深入项目施工现场了解进度。楚州区委书记赵洪权、区长吉子俊多次到井神召开项目现场协调办公会,及时解决实际问题。
在这里让我们把更多的笔墨留给那些在一线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建设者吧:
厂长丁超然作为碱厂一把手,既是项目建设的指挥员,更是项目建设的排头兵,与广大项目建设人员同吃同住,哪里出现问题,他就在哪里出现,及时分析原因、解决问题。
总工程师王远,连续几个月坚持作战在生产一线,每天吃住在厂里,工作达16个小时以上。担心新工人不适应氨味,不能保障安全,50多岁的他亲自进行高空作业,尽管手背被烫伤,仍然坚守一线。
运行调试期间,重碱车间主任王井祥在现场奋战三天三夜,直至喉咙发不出声,被领导和同事强制搀扶到办公室,休息了几个小时又回到调试现场。
1月28日凌晨2点,气温降到零下8度。蒸吸塔循环管道一段连接处的垫子发生故障,只有打开阀门井里的排污阀门,才能将水排出更换垫子。面对阀门井里3米多深带有淡氨的污水,净化车间技术员何海川想都没想脱掉衣服三次潜入井底,待阀门打开后,何海川哆嗦得连话都不能说了。
从2010年10月1日起,120多个日日夜夜,淮安碱厂所有中层干部、工程建设人员、技术人员,放弃所有休息日,不计任何报酬,无私奉献在项目施工现场……
正是他们,用顽强的拼搏赢来井神今天的辉煌!
正是他们,用坚实的脊梁托起井神明天的希望!
上一篇:省住建厅领导视察淮阴发电能源项目
下一篇:淮安南京路北段即将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