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郎钟鸣 郎 凯
淮海商报消息:3月22日上午,记者接到市民打来的新闻热线,称在楚州区漕运总督府遗址重新保护性挖掘现场,有新的重大考古发现。随着漕运总督大堂遗址土层的向下清理,许多深埋地下带有铭文的古砖重见天日。
在漕运总督府遗址挖掘现场,记者看到了那些深砌在墙体内与漕运总督大堂外墙面平齐的带铭文的墙砖。记者数了数,已被挖掘出来的大堂东墙面共三十多块墙砖有阳字铭文,上面的字迹清晰可辨。记者仔细看了看,其中主要有“镇江前军”、“镇江中军”、“镇江后军”、“建康府”、“泰兴县烧造”、“镇江游奕军”、“扬州府”、“南昌府”等字样。
记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得知,此“中军”、“前军”、“后军”、“游弋军”等机构为军中专门负责基础工程建设的军队,就如现在的武警水电部队、武警黄金部队等。“中军”、“前军”、“后军”、“游弋(奕)军”皆为军事建制单位,这些名称为何会出现在漕运总督府大堂外墙的砖块上?砖块为什么不在本地烧制而要舍近求远地从外地调运?特别是南昌离此路途遥远,大量的砖块又是如何运输的呢?现场工作人员说,一切要等考证后再说。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将是研究漕运历史又一重要的实物,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史料价值。
上一篇:淮安被列为资源型缺水城市
下一篇:楚州区提高职工医疗保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