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淮安提前11年实现新农保全覆盖

淮安提前11年实现新农保全覆盖

发布时间: 2011-03-28 21:04  关注度:3232  来源:淮安新闻网  作者:
导读:新农保吸引农民之处除了有财政补贴,还有养老金待遇的适时调整。按规定,养老保险待遇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进行相应调整。

■记者 王小平   

淮安日报讯:“一辈子与泥土打交道,现在也能和城里人一样安心养老,真是做梦也没想到的事!”日前,清浦区盐河镇西赵村严西组村民丁长洪在领取养老金时乐呵呵地说。

老人今年67岁,3个儿子都已成家立业。“以前儿子不定期会给我些零花钱,现在不用了,我有了一个固定给我钱花的‘儿子’。”丁老戏称的第四个“儿子”,就是淮安市去年在全市范围内推行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

“几个儿子都在农村,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也不容易。我们都是要强的人,不想给他们增加多少负担。”丁老说,为了让自己年老后生活有保障,他和老伴上世纪90年代就参加了老农保,等于是提前给自己存点零花钱,但待遇偏低。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农保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的农保政策是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只是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扶持,所以农民的参保积极性并不高。2009年5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决定利用12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10年,淮安市全面推行新农保制度,情况随之发生了根本变化。

“与老农保相比,新农保最大的特色就是在制度设计上有了政府补贴,是政府的一项惠民举措。”市人社局副局长、市社保中心主任徐天男介绍说,新农保设立个人账户,包含个人缴纳费用、财政补贴和集体补助,另外还有基础养老金,也由财政承担,通常是每人每月60元。以洪泽为例,去年新农保个人缴费标准共分为8个档次,每人每年缴100元,财政补贴30元,依次递增。对于超过参保年龄的农村60岁以上老人,不用缴费,就可以每月领取政府发放的60元基础养老金。去年,全市用于新农保的地方财政资金达1.87亿元。

新农保吸引农民之处除了有财政补贴,还有养老金待遇的适时调整。按规定,养老保险待遇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进行相应调整。据了解,淮安市新农保于去年6月启动,仅仅一个月时间,参保率达到86%,基础养老金发放率超过95%。至去年年底,全市实际参保143.53万人,参保率达到98.74%;60岁以上老人为54.55万人,实际发放54.46万人,发放率为99.83%,所有涉农县(市)、区全面实现“基本全覆盖”目标。由此可见,用了不到一年时间,淮安市即比全国提前11年实现了新农保制度“全覆盖”。

新农保制度的实行,使农民在“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的基础上,实现了“养老不犯愁”。“转了新农保,现在每月可以领85块1毛钱,加上政府补贴的60块钱,总共可以领145块多,真的太好了!”丁老开心地说。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

新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