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何弦
淮安日报消息:在淮安市一所大专学校上学的小吴,最近心情不错。去年3月,小吴上课时突然感觉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后发现患了化脓性阑尾炎。小吴家在连云港农村,母亲也重病在身,家中还有个正在念初中的妹妹。这次小吴住院,家里实在无法拿出七八千元的医疗费,学校向市医保中心咨询有关大学生医保政策,希望能得到帮助。巧的是,那时正逢淮安市出台大中专学生纳入居民医保的意见,而且执行时间是从2010年1月1日起,小吴的情况符合政策规定,可以享受医保。不久,该校为在校学生办理了参保手续,医保工作人员立即帮小吴报销了七成的看病费用,减轻了小吴家里的负担。小吴感慨道:“以前,生了病只能自己掏钱,我真是赶上好时候了!”截至去年底,淮安市已有5.34万名大学生参加居民医保,不少和小吴一样的大学生从中获益。医保惠及大学生,实现城镇各类人群全覆盖,是淮安市医保惠民政策的一个缩影。
近几年来,淮安市努力打造“阳光医保,政策普惠”的民生实事工程,截至目前,全市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63.59万人、71.07万人、35.06万人、30.52万人。2010年,市区两次调整职工医保政策,将职工医保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18万元;提高低收入退休人员个人账户划入金额,不足500元的最低补足至500元;扩大个人账户使用范围;提高床位费报销标准,降低乙类项目个人负担比例。在扩面提标的同时,淮安市还积极落实便民举措,努力提高参保人员的满意度。去年,市直共为3.6万名参加生育保险的女职工开展了免费体检服务;事业单位女职工也全部纳入生育保险范围;病种分值结算办法被列入国家人社部医保费用支付模式专项课题研究;“老工伤”人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异地就医联网结算也已初见成效。
据市人社局有关领导介绍,今后市医保中心将更加注重人本关怀,积极升华保障内涵,努力实现医疗保障由“保治疗”向构建“预防、治疗、康复”三位一体新模式的转变。今年淮安市将重点围绕医改工作目标,进一步提高覆盖面,提高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和待遇水平,确保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0%和70%;积极探索全市医疗、工伤、生育三项保险的市级统筹,力求实现全市各统筹区在政策标准、基金管理、待遇水平、经办流程和信息系统方面的“五统一”,更好地方便县区参保人员前往市内医院就医。全民医保的蓝图,不久的将来将成为现实。
下一篇:中国首座漕运博物馆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