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孙兆峰 徐翠
淮安日报讯:楚州区委结合实际,组织全体区委常委、党员副区长牵头成立调研组,分别挂钩乡镇,分类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其抓示范求跨越、带中间求突破、推后进求发展的做法,对全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推进、水平全面提升产生良好效应。
抓示范求跨越,注重典型引领。该区严格按照领导班子好、工作业绩好、村容村貌好、工作机制好、群众反映好的 “五个好”标准进行申报、筛选,重点选择了48个基层党建工作业绩突出、引领示范作用强、群众认可度高的基层党组织进行培育提升;要求每个乡镇党委要将村级创业点建设纳入基层党建示范点重点创建内容,全区面上重点打造52个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村级创业示范点;注重提炼总结、宣传推广先进村党组织建设中的成功经验,组织全区重点推进村和薄弱村党组织书记赴示范点观摩交流,发挥示范点引导、带动和辐射作用,以培育先进村党组织的成功经验和实际成果来推动和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
带中间求突破,注重巩固提升。全区选派45名科级机关干部,分赴45个重点推进村挂钩指导、驻村帮扶,力求推进“中间村”巩固提升,跨越发展,力争统筹兼顾,齐头并进。要求驻村指导员深入村组调研,积极谋划“十二五”发展思路,制定新一轮跨越发展目标;激励驻点村“两委”班子克服安于现状的思想,激发内在活力,找准追赶目标,争取尽早进入先进行列;区委组织部门牵头协调,充分发挥水利、农业、农工、卫生和扶贫等部门和单位的职能作用,在政策倾斜和资金帮扶等方面为重点推进村提供便利,合力帮助重点推进村跨越提升;建立《2010-2012年楚州区农村干部三年目标滚动考评机制》,完善村干部实绩计酬制度,每年对全区村级综合排名前50强的村居“两委”成员,给予不低于2万元的资金奖励。目前,已有12个重点推进村跃入全区2010年度村居综合排名前50强,跨入先进村行列。
推后进求发展,注重整顿转化。楚州区将后进村党组织整顿转化作为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一项经常性任务,切实抓紧抓实,不断提高村党组织建设整体水平。要求各乡镇党委结合实际,按照村级组织软弱涣散、党务村务管理混乱、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矛盾问题较为突出等4个方面,进行排查梳理,研究确定需要整顿的后进村党组织。全区面上按照行政村总数10%的比例,确定需要重点整顿转化的后进村33个,进行督查考核,强势推进;要求以乡镇党委为单位,深入开展调查摸底,逐村登记建档,客观合理地对村党组织建设状况进行分类划档,结合后进村实际,研究制定具体的整顿方案和工作措施,明确目标任务、时限要求、方法步骤和责任主体,确保整顿工作有序有效。将领导干部挂联、大学生村官和结对帮扶等纳入责任考核主体,扎实推进后进村党组织整顿建设;把选优配强党组织领导班子作为后进村党组织整顿建设的重点来抓,通过换届选举、上级下派、公开考选等多种方式,为33个后进村配齐配强了村级领导班子;全面落实相关待遇,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组织全区67个机关部门与后进村、1000多名党员干部与困难户结对帮扶,积极引导社会资源适当流向后进村,确保后进村建设的基础条件完备,通过2—3年的努力,帮助33个后进村集体经济破零增收、脱胎换骨。
上一篇:罗志军在淮安田头尝红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