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罗志军在淮安视察调研现代农业

罗志军在淮安视察调研现代农业

发布时间: 2011-04-12 11:03  关注度:2861  来源:淮安新闻网  作者:
导读:10日下午,省委书记罗志军率省有关部门负责人,莅淮视察调研现代农业发展情况。罗志军对我市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做法和显著成效,给予高度评价。

淮海晚报讯:10日下午,省委书记罗志军率省有关部门负责人,莅淮视察调研现代农业发展情况。罗志军对淮安市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做法和显著成效,给予高度评价。视察中,他一再强调,各级党委政府都要牢记胡锦涛总书记的嘱托,关心支持农业发展,更加注重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在新的起点上开创江苏农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市领导刘永忠、高雪坤、王友富、朱毅民等陪同调研。

清浦区万亩淮安红椒生产基地,是淮安市现代高效农业的一大亮点。听介绍、尝产品,问销售、看大棚,罗志军对淮安红椒的品牌建设赞赏有加,希望淮安市进一步打响“淮安红椒”品牌,扩大销售市场,带动一方群众致富。

市现代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通过技术集成、项目集约、力量集中,推动了淮安设施蔬菜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年初,罗志军书记在涟水红窑调研时,曾和农技专家徐冉有过短暂而愉快的交流,扎根苏北农村的徐冉博士给罗志军书记留下了深刻印象。再次在现代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相见,徐冉告诉罗志军书记,园区为农民推广农业新科技,就像是农民的一个“家”,不仅本地农民,宝应、沭阳等周边地区的农户也经常前来咨询技术难题,学习先进技术。罗志军书记听了十分高兴,赞赏地说,农业科技就是要深深扎根在农村这片土壤,为农民服务,让群众得实惠。详细了解了园区育苗、研发等情况后,罗志军指出,推进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科技和人才的支撑。在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进程中,尤其要重视充分发挥技术和人才优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从引进第一份矮败小麦育种材料开始,历经25个春秋,经过几代育种工作者的艰辛努力,市农科院培育出江苏领先、全国先进的小麦新品种6个,在江苏、安徽、河南等地推广种植5000余万亩,增产粮食15亿余公斤,亩均增产达30公斤。去年,矮败小麦高效育种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殊荣。来到市农科院矮败小麦育种技术创新基地,听着农业专家的介绍,罗志军十分感慨地说,淮安市农科院是个有着110年悠久历史的老所,长期以来,农科院不懈奋斗,坚持创新,取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重大创新成果,为造福一方百姓、调整农业结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江苏要大力提倡这样的做法。江苏人多地少,粮食种植面积不可能大幅度增加,关键要靠科技,靠单产的突破,才能使我们的农业产量不断增加,老百姓不断增收。

丁集黄瓜是淮安的名牌农产品,罗志军考察了丁集镇黄瓜专业合作社,对淮安市通过加强科技服务、优化生产条件、强化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引领等一系列措施,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的做法,十分肯定。走进合作社社员张淮仁的黄瓜大棚,只见一行行黄瓜苗翠绿挺拔,上面挂满了顶花带刺的黄瓜。搞了四个大棚,每个大棚一年收入4万元,张淮仁不无自豪地告诉罗志军书记,自家去年就“达小康了”。走出笑声荡漾的瓜棚,罗志军对在场的同志亲切地说,一定要把丁集黄瓜的名气做得更响,市场做得更大,在南京的餐桌上,也能吃到更多的丁集黄瓜。

在调研中,罗志军说,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农业的期望——“江苏在发展农业方面,自然条件优越,科技基础雄厚,集约经营水平高,工业反哺实力强。你们一定要发挥自身优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我们加快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指明了方向。罗志军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将农业发展摆上重要位置,通过加大投入、创新驱动、市场推动、品牌带动、人才保障,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同时,要高度重视社会和谐,加强社会管理,注重文化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好新农村。       (张娇娇)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

新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