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江苏网11月21日讯:(记者 潘晓晔)“在去年,我们这个房产中介集团在市区还有10家门店;到了现在也仅仅只剩下5家了,其余的都因为实在难以为继而不得不关门了事。”昨日,位于市北门桥南首的一家中介负责人这样对记者说到。昨天是双休日,按道理而言应该是房屋中介门店里生意比较火的日子,但记者在市人民路、上海路、清河路、电机路、淮海西路、健康西路、承德路等房产中介密集的街道看到,近一半的房产中介不是索性“铁将军把门”,就是门店里只懒散地闲坐着一名工作人员,而且根本看不到顾客的影子。
近一半门店处关门或半歇业状态
昨日记者来到昔日中介公司相当密集的电机路。几百米的街道两旁,本来云集了数十家中介公司,现在却大多改头换面成了饭馆。记者注意到,虽有几家打着中介字号的门面还在,但走进一看,大门上却挂着铁链和锁头;往里张望,发现办公桌上已积了厚厚的一层灰。
在健康西路东侧的21世纪房产中介,记者发现门店的大门也牢牢地被锁住了,玻璃门上留着一张字条——“有事请打电话”,字条上留了两个手机号码。记者在上海路、人民南、路承德路等处也找到了几家正常营业的中介,但往往门店里也只有一个工作人员,他们不是在电脑上玩游戏、看电影,就是百无聊赖地倚在门上向外张望。
倒闭“元凶”——低迷的房市
记者昨日在调查中了解到,主要受国家信贷政策持续缩紧的影响,淮安的二手房交易市场呈现出空前低迷的态势,市区很多中介公司终月也没一笔二手房买卖,这使得市区不少中介公司经营难以支撑,只好关门。
“老实说,在房地产业红火的时候,我们这个不足十平方米的门面每个月的收入可达两三万元;而现在呢,每个月能有两三千元就不错了,而且全靠房屋租赁中介业务在勉强维持着。”市“新新房产”某负责人这样说道。在市电机路的“焦点房产”,一位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在房市最旺盛的时候,他们最多一个月曾经做成过好几笔二手房交易,“那个月的尽利润就是四五万啊,相当可观了。”这位工作人员这样说道,“现在呢,一笔二手房买卖也没有了,我手里倒是每天都能收到炒房者送来的房源,但根本没有销路!”
“颓势”中网络平台异军突起
但在一片“颓势”当中也有剑走偏锋的。在电机路的某家房产中介记者发现,同样是二手业务,这家中介公司选择了将业务主要摆放到网络平台之上。“这样的平台更宽阔、也更易于操作。”这家房产中介一位负责人这样说道,但他也坦承,这样做最根本的原因是基于成本压力的考虑。
这家中介是“搜房网”的合作伙伴。据记者了解,按照搜房网站的费用标准,一个季度最低费用是1500元,平均每个月是500元。而淮安实体店经营仅铺租每个月基本在1000元以上。记者在这家所谓的门店看到,他们家店铺的面积不过5平方米,负责人透露,店铺这么小主要是因为他们从事的是网络中介,“既然中介市场这么低迷,那么如何节约成本将中介公司维持下去,就是最关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