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新闻网12月2日讯(记者 杨尚)冬日的黄昏,古老的大运河畔,新鲜的泥土被翻了个身,水杉、广玉兰、金桂、垂丝海棠、紫薇,错落有致地挺拔在沿河走廊的斜坡上,散发出来年的勃勃生机。
记者曾沿大运河一线采访过。河两岸杂草丛生,水边长水草,岸边长野草,草丛没过人腰,杂七杂八的小树,东一棵,西一棵,散落在草丛中。河岸边的老百姓形象地称这里为“茅草荒”。
昨日,记者再次路经这里时,发现曾经的“茅草荒”正在发生颠覆性的变化。“这两年,财政调度资金4.2亿元积极支持园林绿化工程。其中,大运河滨水空间景观提升工程只是其中一项。”市财政局经济建设处处长杨志霞介绍说。
据了解,正在施工的工段以工业遗存和运河文化为线索,将天津路大桥以东500米、宁连路大桥以西500米(总面积68000平方米)先行进行示范段工程建设。建成后将有滨水步道、创意文化休闲区、文化名城展示区、生态健康休闲区和活水新城创意区、运河人家、莲蓉烟雨、黄码盐市等多个景观亮点。
目前,示范段已完成地形调整,栽植水杉、广玉兰、栾树、紫花泡桐等乔木和金桂、垂丝海棠、紫薇等花灌木,共计数千棵。
杨志霞介绍说,在财力调度有限的状况下,这两年,财政方面想方设法,为市民创造绿色家园,为城市披上绿衣。两年间,园林绿化工程调度财政资金3.28亿元,绿化养护调度资金5210万元,柳树湾、桃花坞、钵池山、楚秀园等公园免费开放调度资金3782万元,共计调度资金4.2亿元。
上一篇:涟水开织云锦版《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