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淮安市4万特困群体养老不用愁

淮安市4万特困群体养老不用愁

发布时间: 2012-01-08 13:01  关注度:2197  来源:网络  作者:淮安新闻网
导读:为解决这些困难群体的养老问题,淮安在国内率先试行“特困群体助保工程”,通过银行贷款、社会募集和政府贴息等方式筹集3000万元助保基金,成立淮安大众助保基金会,由大众助保基金会做担保。

    “助保工程让我正常领到了退休金,家里负担减轻了不少。”今年51岁在淮安市清河区车站社区摆摊修鞋的邹琳,不久前掏出自己的养老金“小本子”说,“这个本子我每天随身带,每月它可带给我1300多元呢。”

    2004年,邹琳和丈夫相继下岗,由于年龄偏大加上没有什么技能,缴纳养老保险费有心无力。而按照当时的政策,不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就不能办理退休手续,因此邹琳夫妻俩的养老保险一直处于断保状态。在淮安,因为早期企业改制下岗、失业,没有稳定工作的人员大约有4万人,其中不少人由于缺乏缴费能力,不得不像邹琳夫妇那样断保。

    为解决这些困难群体的养老问题,淮安在国内率先试行“特困群体助保工程”,通过银行贷款、社会募集和政府贴息等方式筹集3000万元助保基金,成立淮安大众助保基金会,由大众助保基金会做担保,帮助这些困难群体向银行贷款,为其缴纳养老保险费解决他们的“断保”问题,让他们在退休年龄时能正常办理退休手续。在正常领取养老金后,受助人员再从退休金中提出一定的比例按月偿还贷款。按照淮安市规定,助保贷款享受基准利率下浮10%的优惠,如果是夫妻双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人员、低保人员等七类对象,还将享受全额政府贴息。

    在助保工程的帮助下,邹琳一次性补齐了6年来所欠的1.7万多元养老保险费后顺利退休了。“退休第一个月拿到了1154.91元,上半年涨养老金后,现在每月有1300多元。”邹琳说,她现在每月从退休金中拿出200多元还贷,剩余1100元也能满足日常基本生活。

    淮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表示,特困群体助保工程可以实现养老保险“前延后补”的续保缴费,不仅能够帮助特困群体渡过暂时性的难关,更可以通过贷款缴费的方式实现养老保险的延续性,不会因资金问题出现二次“断保”,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困难群体的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到目前为止,淮安已经为全市6305位特困人群办理了助保手续,发放贷款3731万元,有251位受助人员顺利退休。据了解,淮安的这一做法将在全省推广。(黄红芳)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

新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