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淮安市农业工作再创新佳绩实现新跨越

淮安市农业工作再创新佳绩实现新跨越

发布时间: 2012-02-13 10:22  关注度:2516  来源:网络  作者:淮安新闻网
导读:淮安主要农产品供给实现重要突破。进一步挖掘粮食增产潜力,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高起点上的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创建水稻万亩示范片37个、小麦万亩示范片13个,全年粮食总产突破90亿斤,实现从2004年起连续八年增产。

淮安新闻网2月13日讯(记者 李祥峰 钱国文)2011年,市农委围绕解放思想、科学发展这条主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工程全面推进。省委罗志军书记专程考察现代农业产业园并给予高度评价,市委刘永忠书记也专门批示作了充分肯定。市农委多项工作获得中央、省、市表彰奖励,造林绿化和环能工作受国家部委表彰;畜牧兽医、高效渔业、农业开发、农民培训、项目管理、农业执法、农业统计等40多项工作受省级表彰;全市农业系统获省农业丰收奖3项、省政府农技推广奖5项,17个单位、67名技术人员获省政府农业科技成果奖表彰,获奖单位和获奖人数居省地级市第一;目标考核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单位,软环境建设优胜单位,项目争取先进单位,文明创建、脱贫攻坚、安全生产、依法行政、综治平安、党的建设、宣传思想文化、农业执法、档案执法检查等30多项工作受到市级表彰;全省农民教育培训、林下经济、水稻商品化育秧、农业纪检等会议在淮安市召开;白马湖退圩还湖、苏淮猪新品种培育、现代高效农业建设、林下经济等多项工作受到省、市领导肯定性批示。

主要农产品供给实现重要突破。进一步挖掘粮食增产潜力,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高起点上的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创建水稻万亩示范片37个、小麦万亩示范片13个,全年粮食总产突破90亿斤,实现从2004年起连续八年增产。蔬菜总面积280万亩,产量550万吨。全市年生猪出栏433万头,家禽出栏1.35亿只,奶牛出栏1.45万头。水产养殖面积103万亩,实现渔业经济总产值70亿元。形成年销售超10亿元县域农业主导产业11个。全市农业综合开发总投资达3.6亿元以上,其中财政投资2.4亿元,高标准农田建设迈出新步伐,项目规范管理工作稳步推进。

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显著进展。全市新增高效农业面积40万亩,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4万亩,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87.5%,新增高效设施渔业面积5万亩,黄颡鱼、异育银鲫等特色养殖全省领先。集中打造淮阴台湾农民创业园等国家级、省级农业园区,新增2个农产口加工集中区,已建成国家级淮安淮阴台湾农民创业园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5个、市级园区25个。新批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个、省级农业龙头企业4个、市级龙头企业50个,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5个、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4个,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8.85亿元,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达36个。

生态农业再上新台阶。全市完成成片林3.5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1%。林渔、林菌、林药、林禽(畜)等林下经济发展迅猛。建设秸秆预处理站18个,新建户用秸秆沼气5100处,新建规模养殖场沼气工程26处,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1处,新增农村沼气服务网点22处。全力实施白马湖退围(圩)还湖,退围(圩)面积10.8万亩,实现安置2.7万亩,涉及渔民1811户、6250人,落实补偿资金额2.03亿元。在省内首次实施城区河道大规模人工放流,在里运河、古黄河等大中型河道以及白马湖人工放流鱼苗500万尾,有效优化内陆河道水环境,修复渔业资源。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实现农产品检测中心建设全覆盖,获“三品”认证标志783个,新增无公害农产品产地586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80%。“淮安黄瓜”获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苏淮猪正式被列为国家级畜禽新品种。

农业科技推广成效显著。加强农业科技推广,积极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培训农民23.3万人次,农民创业培训9180人。在全市600多个村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普及行动,实现“示范片”到村、“配方肥”下地、“培训班”进田、“建议卡”上墙,实施面积510万亩。新建专业化防治合作组织97个,实现了专业防治队村村全覆盖,专业防治面积53.3%。围绕服务农民、服务现代农业、服务新农村建设,主动开展“群众满意的窗口服务单位”和“101﹪服务”窗口单位主题实践活动,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实现了“百千万一满意一提升”的争创目标。   (文章来源:淮安新闻网)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

新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