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淮安市社会经济发展增速全省第一

淮安市社会经济发展增速全省第一

发布时间: 2012-02-22 22:09  关注度:2320  来源:网络  作者:淮安新闻网
导读:昨日,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2011年,我市实现GDP1668亿元,同比增长13.2%,人均首次超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淮安经济发展的历史性突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0亿元,增长34.6%,增速全省第一,社会经济发展大提速。

中国江苏网2月22日讯(记者唐筱葳,通讯员张从光)昨日,记者从淮安市发改委获悉,2011年,淮安市实现GDP1668亿元,同比增长13.2%,人均首次超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淮安经济发展的历史性突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0亿元,增长34.6%,增速全省第一,社会经济发展大提速。

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去年,淮安市实施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136个,完成投资1238亿元。淮阴电厂热电联产二期、实联化工热电厂等23个项目获国家、省核准。实现服务业增加值655亿元,增速全省第一,总量首次超过工业。江苏国信楚州工业园、淮安生物医药产业园、洪泽纺织产业园、海洋石油机械、凹土新材料5个特色园区(基地)获省命名。成功创成省级低碳经济试点城市,设立了淮安首个创投资金,帮扶刘老庄实现两年大变样,宁淮合作和援疆工作全面拓展。

市属国有企业发展步伐加快。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104.5%,超额完成年度目标。淮安涟水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23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550多吨,运输起降5000多架次,实现“十二五”完美开局。新城投资、城市资产等五大融资平台全年实现贷款融资35.6亿元,总额达41亿元的企业债券顺利启动。

物价形势总体平稳。以价格调控联席会议为依托,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价格部门具体负责、18个成员单位密切配合的价格工作格局。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全年累计上涨4.4%,低于全省0.7个百分点,持续保持全省最低水平,为全省CPI调控作出了积极贡献。市、县(区)全面恢复设立价格调节基金。完善了困难群众价格上涨动态补贴机制,实施了梯度增长标准,扩大了补贴范围并确保按月发放,全年累计发放价格补贴6490.59万元。建成95家平价商店,数量、质量全省第一。拓展了价格矛盾争议调处范围,增加了民生价格公示品种,畅通了价格投诉渠道。

行政审批效能提升。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践行101%服务理念,进一步压缩办事环节、优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效能,经济发展软环境不断优化,连续两年被评为“浙商推荐城市”,在台湾电电公会“大陆地区投资环境值得推荐城市”评比中名列榜首。市审批中心全年累计受理、办结各类事项件数同时突破32万件大关,动态办结率达99.98%。进驻中心各部门创新审批服务方式,完成行政审批创新创优项目20个,“加工贸易业务跨部门流程再造”、“房屋登记与住房公积金贷款流程再造”等项目深受好评,切实做到了让“基层满意、群众满意、企业满意、外来投资者满意”。

招标投标规范有序。坚持“制度+科技”双轮驱动,启动了统一平台电子化招投标交易系统的开发建设,实现了远程电子评标全覆盖,开通了网上远程评标系统。开通了网上报名系统和企业信用数据库,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等在淮施工企业数据库入库率达80%以上。完成了建设工程招投标全过程电子化建设,实现了网上报名、资格审查、网上评标、网上中标公示等环节全贯通,顺利通过省纪委、省住建厅对淮安市的联合验收。全年市本级招投标统一平台累计完成进场交易1851宗,实现交易总额268.48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79%。市、县(区)累计节资30.36亿元,平均资金节约率超过6%。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

新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