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淮安市第二位女性非亲属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赴宁捐髓

淮安市第二位女性非亲属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赴宁捐髓

发布时间: 2012-02-26 10:05  关注度:2909  来源:网络  作者:淮安新闻网
导读:淮安市红十字会秘书长时建淮告诉记者,王淑梅是淮安市第二位女性非亲属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而第一位女性捐献者捐献造血干细胞还是六年前的事情。

淮安新闻网讯:“我很激动,能救人一命非常高兴。我在等待这一时刻的到来!”说完这句话,王淑梅眼角闪着泪花。听得出来,她的语音因为激动而有点颤抖。

24日凌晨,王淑梅在清河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赶赴南京,住进江苏省人民医院,等待29日采集造血干细胞,她的造血干细胞将输入一位正在上海治疗白血病的患者体内。

淮安市红十字会秘书长时建淮告诉记者,王淑梅是淮安市第二位女性非亲属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而第一位女性捐献者捐献造血干细胞还是六年前的事情。

我在等待这一时刻

王淑梅告诉记者,她1969年11月14日出生于淮安,自幼在部队长大,现就职于淮安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图档资料管理工作。2005年10月,她路过淮安人民大会堂时,偶然看见红十字会在举行中华骨髓库样本捐献采集,她于是毫不犹豫地做了样本采集,成为了中华骨髓库的一名志愿者。

2011年11月14日,王淑梅的生日,她的家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就是清河区红十字会会长卓明。卓明满怀期待地告诉王淑梅,她与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了,对方正在等待着她的捐献。随后,王淑梅来到医院,再次抽血寄到上海进行高分辨率配型。高分辨率配型成功后,调整心态、体检、化验等等,王淑梅开始了一连串的准备事项。

为了对患者负责,造血干细胞的体检非常严格。“光抽血就抽了六个试管的血,检查项目包括肝功能、心肺功能等等等等。”王淑梅介绍说。

今年2月17日,省红十字会正式通知王淑梅24日入院,29日采集造血干细胞。

面对救人一命的壮举,王淑梅只说了一句话:“我在等待这一时刻的到来。”

七旬妈妈从厦门打来电话

就在王淑梅即将启程去南京的前一天,远在厦门、已经74岁高龄的妈妈给她打来电话。孩子都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肉,乍听说女儿要捐献造血干细胞,老妈妈本能地担心,甚至有点畏惧。不过,这位老妈妈最终还是深明大义地支持女儿。“其实,我也不想同意,但是,救人啊,救人一命啊!”老妈妈说。

王淑梅至今还记得2011年11月14日,这个生日注定是她一生中最具有特殊意义的生日。在当天的生日宴上,她激动地对妈妈说:“妈,你给了我生命!现在,我也有机会去救别人的生命了!”话音刚落,老妈妈和一家人早已眼含热泪。

接下来的时间,老妈妈每天都叮嘱她,多吃点,多吃点。以前一直注重体型的王淑梅,每天都得面对妈妈为她精心准备的菜肴:乌鸡汤、野生长鱼、猪肝……为的是补血,为患者提供尽可能好的造血干细胞。

妈妈在忙的时候,王淑梅自己也没歇着。不喜欢喝牛奶的她,几个月来一直在强迫自己定时喝牛奶。

他们也许永远都不认识

接受王淑梅捐献的是谁?

“据我们了解,接受王淑梅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患者是一位出生于1971年的男同志,他目前在上海的一家医院急切地等待着王淑梅给他送去生命的种子,给他带去生的希望。根据供患不见面的国际惯例和原则,我们目前还不可以知道这位患者更多的情况。”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目前,实施造血干细胞移植使病人重建造血功能,是治疗白血病等血液病的唯一有效办法。但是,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在无血缘关系的骨髓移植供者中,400万人中才能发现一例相符的。

“虽然几率很低,但只要大家都能走出家庭的小圈子,面对亿万人群的社会,只要建立起志愿者捐献骨髓的检索库,有足够的志愿者加入进来,那么白血病患者的治愈就有希望。” 市红十字会会长李慧秋对记者说,“作为清河区非血缘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第1人,淮安市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第11人,也是全省第235位捐献者,王淑梅为一位素不相识的白血病患者无偿地捐献造血干细胞,给他带去生的希望,这不仅是王淑梅个人的光荣,也是我们淮安540万人民的骄傲。我们为王淑梅的无私大爱和善举而感动。”

淮安已有近9000名志愿者

1992年,我国开始筹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华骨髓库,明确这项工作由红十字会来承担。这是一项以人为本、造福于民的事业,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生命工程。

淮安市是从2004年10月启动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宣传动员工作的,市和各县区红十字会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宣传动员活动,做了大量扎扎实实而富有成效的工作,到去年,淮安市已采集造血干细胞血样近9000人份。

李慧秋说,建设中华骨髓库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动员更多的华人加入到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的队伍中来。因此,希望各级红十字会组织进一步加大对造血干细胞知识的宣传普及和动员的力度,社会各界继续给予关注和支持,让更多的人懂得“捐髓救人生命,无损健康”的道理,动员更多的人参加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活动,为早日建成全世界规模最大、服务范围更广,完全体现华人特点的非血缘移植中华骨髓库,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记者 杨尚 通讯员 裴翠娟 杨明坤)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

新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