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新闻网讯:汽车质量售后服务成投诉“重灾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消费已经步入大众消费阶段。但由于很多消费者缺乏汽车消费的常识,关于汽车消费的纠纷便逐渐多了起来。据淮安市工商局12315申诉举报指挥中心透露的数据显示,2011年至今该中心共受理私家车申(投)诉案件50余起,进行消费咨询的人也有很多。其中汽车的质量问题与宣传不符、零配件的假冒伪劣、售后服务缺失成为消费投诉的“重灾区”。看来,如何使汽车消费者维权不再成为一句空话,已成为业界和广大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市工商局相关工作人员分析说,随着私家车拥有者越来越多,有关汽车销售以及售后服务和维修等申诉举报近年来不断增加。同时,该工作人员还根据申诉举报内容和市场情况,指出了当前汽车消费领域还存在个别经销商虚假宣传、不按时交付车辆、新车存在缺陷、售后服务不到位、维修时偷工减料等突出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都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李明(化名)就曾遇到过一件麻烦事。去年他在市区某家4S店购买了一辆汽车,然后高高兴兴地开回了家。但令自己没想到的是,上完牌照后,却发现车上竟然没有购买时宣传单上所承诺配置的倒车雷达。于是李明马上打电话咨询这件事,得到的结果竟然是商家误把这款车的2010款当成了2011款卖给了他,而2010款是没有倒车雷达的。于是他当时就要求商家全额退款或给他换一辆新车,但是这家4S店却并不同意给他换车。后来,李明寻求了市消协的帮助,最终在市消协的协调下,商家给他安装了倒车雷达,赠送一台GPS导航系统,并对车内进行了装修。
“虚假宣传、鱼目混珠、售后服务不好等汽车经销商违规销售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的,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消费者一定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据理力争,积极与经销商交涉,必要可以拨打投诉举报热线12315,寻求消协的帮助;而在购车前,消费者一定看清楚商家宣传与现实的汽车存在哪些出入。不要急着购车而忽略了一些细节,因为往往麻痹大意会使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损害;当然,在购买汽车时,一定要保全自己购车的发票等证据,对于经销商的承诺则最好形成书面文件,这些都是最好的维权证据;当然必要时也可以通过司法途径解决。”该工作人员给消费者如何维权支着招。
如何树立汽车“安全”意识
据了解,截至2011年8月底,全国汽车保有量首次突破1亿辆,平均国内千人汽车保有量在60辆左右。而伴随汽车拥有量节节攀升的事实,还有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现实:最近几年,我国因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数每年都在10万人以上,平均每天就有300多人。这说明,汽车的安全性问题已日益突出。
今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主题为“消费与安全”,也说明相关部门对消费安全的重视。那么,什么样的车才是最安全的?我们到底该怎样树立起自己的安全意识?
什么是汽车安全?
汽车安全对于车辆来说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大方面。主动安全就是尽量自如地操纵控制汽车。无论是直线上的制动与加速还是左右打方向都应该尽量平稳,不至于偏离既定的行进路线,而且不影响司机的视野与舒适性。这样的汽车,当然就有着比较高的避免事故能力,尤其在突发情况的条件下保证汽车安全;被动安全则是指汽车在发生事故以后对车内乘员的保护,如今这一保护的概念以及延伸到车内外所有的人甚至物体。
什么样的车最安全?
什么样的车最安全?是顶级的奔驰S600?不是,车中的黛安娜同样香消玉殒;是威武雄壮的悍马?也不是,日前网上流传着一组悍马车祸后支离破碎的照片让人触目惊心。汽车的安全性能也许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一辆有着无数个安全气囊,装备了最先进的ABS、EPS、TCS以及种种让人眼花缭乱的汽车,但如果你酒后把它开到200公里以上的时速,那么这个时候它就是一辆最不安全的车。换言之,不要用简单而绝对的观点来看待汽车安全,因为最安全的汽车是没有的。
一位交警曾表示,9成以上的车祸都与交通违章有关。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而肆意妄行,汽车安全根本无从谈起。所以说,一辆汽车是否安全首先要看驾驶者是否遵守交通规则。
其次是车辆的主动安全性能。宝马、奥迪等顶级汽车品牌都会对自己的车主进行主动安全驾驶培训。“培训的目的是希望车主能够躲开危险而不是去迎接它们。”而一位老驾驶员也说,“要记住,发生危险的时候你的眼睛要看着旁边能够逃生的线路,而不是障碍物本身。因为你的车前进的路线就是你眼睛看到的地方。”
最后则是车辆的被动安全性能。就是说,实在躲不开了真得撞上去了,看看车能够“抗”到什么程度。一般来说,先要看整车的结构,比如3H车身或是其他的可溃缩安全结构车身都能保证驾驶舱在发生事故时不变形,即保证驾驶员的生存空间。其次才是弹出时高达300公里时速的安全气囊与安全带等。说真的,在千变万化的车祸瞬间,没有一个汽车品牌敢拍胸脯说自己车的装备百分之百的安全。
看到这里,是不是以后您不会再有“什么样的车最安全”这样的问题了呢?如果你遵守道路安全法规,并具有较好的驾驶技术;如果一辆车有着良好的主动安全性能以及齐全的被动安全装备,那么恭喜你,安全的你有一辆安全的车。
如何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
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现代交通安全思想意识。每个驾车人驾驶车辆时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提高自身职业道德,文明素质和交通安全思想意识,确保交通行车安全。
再者,在行车路上,一定要正确驾驶,保证安全。要做到汽车行驶安全,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和熟悉自己所驾车辆的机械性能和正确操作使用方法。
第三,则要加强交通事故的防范。意思是说,车主在行车路上要集中思想多注意观察交通道路情况,按交通道路指示灯、标线、和道路指示标志安全驾驶通行。
当然,驾车人的良好素质也是交通安全的保证。驾车人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修养和职业道德,提高交通安全法规意识,任何时候都要把行车安全放在第一位。
如遭侵权,我们该怎样“见招拆招”
购车订金不退还,强搭保险和内饰、以旧车充新车、汽车出现质量问题后鉴定难做、售后服务跟不上……不知从何时起,这竟成了某些汽车销售商的“潜规则”。当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如期而至之时,对于中国汽车消费者来说,在遇到侵权难题时,该怎样解决这些难题,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在购买汽车时,应找懂得汽车消费常识的朋友一起去选购车,并应充分考虑车辆返修率、售后服务点设置情况、配件供应和售后服务质量等因素。
消费者应仔细了解汽车生产厂家或经销商对具体车辆的配置情况与售后服务承诺,不轻信代理人或销售人员的口头介绍与承诺,并将可能存在争议的事项,及时在购车合同中提出,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向经销商预定汽车时,应及时订立书面购车合同,并在合同中写明车辆种类、购车金额(含定金或定金支付方式、支付金额)、交车时间、交车地点和违约责任内容,明确双方的权力与义务。
如果发现经销商的购车合同条款涉嫌“霸王”条款,要理直气壮地提出,必要时可以向当地消协或者律师咨询。
提车前要仔细检察车况、重要部件的性能、配件和内饰装潢等配置是否与承诺说明书和宣传材料相符。若存在问题,应及时提出。
要保管好发票和说明书等相关材料,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时间或里程范围到特约维修站进行保养,并要求维修站在车辆保养卡上做好详细记录。
一旦出现汽车质量问题,消费者应及时同经销商联系,尽快排出质量隐患;若存在汽车消费纠纷,也应及时同经销商协商解决,或直接到当地消协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许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