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新闻网讯(记者 叶列 通讯员 朱友光)市区喧闹的大治路上,省淮海剧团从外面看显得很安静,剧团的荷芳剧院已经成为很多外地宾客的必到之地。许多年来,看原汁原味的淮海戏,是淮安人招待客人的一道精美的文化大餐,淮海戏已成为淮安一张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名片。
在淮海剧团一个办公室里,一件夹克,一顶深色鸭舌帽,魏佳宁许多年不变的风格一如往常。一盏茶,一支烟,三十年的风雨兼程如蒙太奇镜头般历历重现。
第一次登台
1978年,当时只有16岁的魏佳宁进入省淮海剧团,成了剧团的一名丑行演员。
“那时候还是个孩子,学艺老实说是为了混口饭吃,能有份工作。”回忆当初,魏佳宁说,作为长子,当时的愿望仅是走进社会,减轻父母经济上的压力。在那个古装戏刚解放、观众如潮的年代,每天演出结束,有的演员早早进入了梦乡,有的喝酒解乏,有的打牌取乐,惟有魏佳宁常常拿着书认真翻阅着。一份强烈的自尊,让魏佳宁害怕自己落后别人,他特别能吃苦,演出时也格外用心。
随着团一边学习一边苦练,平淡的日子一天又一天,但第一次登台演出的场景,仍让魏佳宁一生铭记——《芦花淀》一剧中,魏佳宁演一个国民党匪兵,放火烧老百姓房子,从上场门开始举火把跑到下场门,一个 “龙套”般的过场,却让他格外兴奋,“当天下午早早就把妆画好在那候着,演完妆不想卸,恨不得留在脸上,有点紧张,但更多是兴奋。”
这样的认真和努力,旁人都看在眼里,省淮海剧团名丑杨云发先生为他勤学苦练的精神感动了,在一次演出时决定收他为徒弟。
第一次获奖
第一次参加了淮阴地区首届青年演员大奖赛,《催租》中魏佳宁出众的表演,让他在当地13个县区中的众多青年演员中脱颖而出,赢得了一等奖的第一名,头一次拿奖的他感觉飘飘然了。
“了不得了,十几岁的人么,尾巴翘起来了,看到老师不大理会,看见同事不大理睬,自己把自己当成明星了。”魏佳宁说,一次,剧团演出传统剧目《三拜堂》,剧中有一个重要角色属“方巾丑”。杨先生为了提携弟子,便假装身体不适,让徒弟来演这个角色。年轻气盛的魏佳宁认为自己已经可以取代师傅演大戏,上了台便得意忘形,任意发挥,完全把剧中的人物放到了一边,结果可想而知。
尽管如此,师傅并没有正面批评他。一次,在师傅的生日宴会上,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家坐下来聊天,师傅问:“佳宁啊,师傅今天做的几个大菜觉得怎么样,好吃吗?演戏和做菜一样,盐放多了咸,盐放少了无味,你的那个戏恐怕是属于盐放多了,拿捏得不准确,或者说故意撒盐,你想把人齁死呀?”另一种苦口婆心的说教,让魏佳宁的心灵震撼了。从那以后,他也真正认识到对待演出需要怎样严谨的态度。
时间可以让人和事物发生质的改变,数十载的历练,魏佳宁终于幻化成蝶。他先后获江苏省戏剧节、中国艺术节、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优秀表演等多项大奖。他在《豆腐宴》中出色地扮演麻大叔一角,荣获第二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成为淮安首个梅花奖得主,也是淮海戏剧种第一位梅花奖得主。
第一次为师
“很多年轻人不喜欢淮海戏,说它很土,其实淮海戏就是因为土才显现出其艺术魅力。淮海戏生长在农村,它的语言、表演等都有着浓厚的乡风野趣和爽朗明快、清新生动的美学风格。”魏佳宁说,正是极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间色彩,让淮海戏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由于年龄的关系,魏佳宁在“台前”的同时,渐渐也转入了“幕后”,剧团里带的几十个年轻弟子,让他依稀想到了自己的少年时光。 对他们,魏佳宁有句箴言:练功、排戏,与纷纷扰扰的外面世界必须有一面心墙相隔,只要心里爱着淮海戏,生活的内容就是这么简单。
谈淮海戏的传承,魏佳宁有着自己的心得,“传承,不仅是剧种表演风格、戏剧特征各方面的言传身教,更多的是传承淮海戏人的一种精神,这比教剧目更重要,都讲德艺双馨,如何让演员思想上达到艺术表现上的相应水准,这尤为重要。”
这么多年,戏剧事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一样,起伏跌宕,蜿蜒曲折。可无论戏剧如何低迷,魏佳宁一直在坚守。他说,这么多年来,有许多次机会可以离开,但是,师傅的教诲和影响已深入骨髓,他已离不开淮海戏,淮海戏就是他的人生。
淮海戏:戏曲剧种。主要流行于江苏北部的连云港市、宿迁市及淮安、盐城的北部城乡。源于海州、灌云、沭阳一带流行的“拉魂腔”,因以板三弦伴奏,又称“三刮调”。早期是沿门说唱民间故事的“门头词”,清道光十年(1830)后,艺人自由结班发展成为打地摊演出的小戏。淮海戏以沭阳方言为标准音,并结合兼顾附近的泗阳、海州乡音。海戏唱腔明快豪爽,乡土气息浓厚,以板式唱腔为主,兼唱部分民间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