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海晚报讯:“我们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赡养老人是子女应该做的,我认为,要有一颗善良的心,才会拥有一个有爱的家庭。”家住涟水县涟城镇新涟社区的韩海萍,用一颗真诚善良的心,照顾了瘫痪在床的公公18年,她用行动诠释了“吃苦耐劳”的家训和“孝老爱亲”的家风。2019年6月,韩海萍家庭获得第二届淮安市“文明家庭”荣誉称号。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更何况是儿媳。然而,韩海萍多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地照料残疾的公公。这一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街坊邻居们说起他们家无不竖起大拇指。韩海萍回忆道:“早年,我公公徐振亚因车祸致残,起初,是由我婆婆李中兰负责照料,可是2001年,我的婆婆因病去世,照顾公公的重任就落在了我的肩膀上。”韩海萍说,她是一名自由职业者,在一家美容院工作,而她的丈夫徐曙光是一名教师。她认为,作为人民教师的丈夫有着教书育人的责任与重担,于是,在一次家庭会议上,她率先表态,表示愿意辞职,以后在家专心照顾残疾的公公。
当她的丈夫因为这件事对她感到亏欠的时候,她常说:“你安心在学校教孩子读书,家里的事我来承担,我愿意服侍老爸,正好给儿女做个榜样。”时间流逝,韩海萍辞去工作,主动肩负起服侍公公的担子,这一挑就是18年。她的公公徐振亚逢人就夸儿媳:“我能活到现在,并不是我的生命力旺盛,而是儿媳妇服侍有功。”她的丈夫也表示:“我的妻子是一个善良可爱的人。”
2019年,韩海萍的公公去世了,此时韩海萍也五十多岁了,虽然她已没有足够的精力重新拾回自己的事业,但是她还会免费为别人做一些美容项目。她用生活中平凡的小事、朴实的真情传递着亲情和爱,传承着中华民族敬老孝亲的家庭美德。
■融媒体记者 王夏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