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住洪泽区高良涧街道临河社区的张宝珠夫妇是远近闻名的热心人。36年来,他们用亲情尽心尽力呵护没有血缘关系的女儿,他们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他们的家庭也因此获评第三届“淮安市文明家庭”。
1986年春天,张宝珠从村支书岗位调到乡敬老院任院长。同年,他收养了残疾弃婴张育红。“那一年,有人在洪泽区老车站发现一名弃婴,当时又没有收留弃婴的机构,我们就临时代为收养了孩子。”张宝珠说,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他们上有年迈的双亲、下有三个正在读书的儿女,一家人的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但是,他和妻子张翠芳仍将张育红视如己出,让张育红在温馨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在张育红的成长过程中,张宝珠发现她不仅双目失明,还经常脾气暴躁,无缘由地乱扔东西、打人。经过就医,年仅5岁的张育红被诊断出患有先天性精神病。“这孩子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也不能用言语表达,但她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只要我们悉心照顾她,她便可以好好活着。”张宝珠表示,多年来,他们一家人早已把张育红当成家人,一直对她不离不弃,平日里有好吃好喝的都给她留着。张育红每次换下来的衣服,张宝珠夫妇都会及时帮忙洗掉。每次饭一做好,张宝珠夫妇会先喂给张育红吃,怕她挨饿受委屈。张宝珠说,抚养张育红比抚养亲生儿女更困难,但是他们夫妇俩毫无怨言,始终将她视如己出。
如今,张宝珠的三个孩子都已成家立业,他们夫妻俩本可以跟着去外地享福,但他们放不下张育红。“在我小的时候,我的父母就经常教育我们要有爱心,用行动回报社会,我也一直在用行动践行着这一点。”张宝珠表示,他很欣慰,在他和妻子长期影响和熏陶下,无私奉献的精神也在家中子女的身上得到了传承和延伸。
■融媒体记者 张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