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18日电(孟湘君) 8月17日下午,“创新型经济在江苏——全国网络媒体行”记者团的10余名记者抵达了一代伟人周恩来的故乡——江苏省淮安市。作为门类齐全的新兴工业城市,淮安大力推行“三靠”政策——靠开放、靠科技、靠人才,促进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和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打造有淮安特色的产业体系。
江苏省淮安市副市长戚寿余17日在会见时记者团时表示,淮安各类工业企业1万多家,已形成了化工、机械、纺织、冶金、烟草等五大传统支柱产业,盐化工新材料、IT和特钢三大千亿元级产业初具规模。一批台资企业落户淮安,“南有昆山,北有淮安”的台资集聚新高地正在形成。
2010年上半年,淮安全市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72个,比去年同期增加22个;竣工投产项目41个,比去年同期增加了9个。戚寿余副市长指出,今年上半年,亿元项目的明显增多有力支撑了全市工业投资的持续较快增长,全市完成工业投资395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三大千亿级产业完成投资160.5亿元,同比增长59%,占全部工业投资的40.6%。
根据构成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七项指标的统计分析,在江苏省经信委最新公布的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排名中,淮安市位居全省第三;万元GDP能耗水平苏北第一,全省领先。
淮安市从2009年“工业重大项目推进年”,到2010年制定为“工业重大项目攻坚年”,为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淮安市制定了“三靠”政策,即靠开放、靠科技、靠人才,发起项目带动战略,项目成为构建淮安经济特色的关键。
电子信息、特钢、盐化工新材料三大千亿级主导产业当仁不让地成为淮安市新上项目的主力军。上半年,三大产业共实施亿元以上项目57个,总投资达223.6亿元。
戚寿余指出,淮安是老工业基地,机械、纺织、食品等传统产业在淮安工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如今,随着一批新项目的陆续上马,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在不断加快。今年以来,全市共实施投资1000万元以上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项目408个,大幅提升了传统产业的装备水平。
在主导与传统产业壮大提升的同时,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软件和信息服务、物联网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格局初具雏形,在大项目的带动下,这些“一步登天”的产业在淮悄然兴起。
淮安市委、市政府以及各地各相关部门充分发挥“有形之手”的作用,建立了领导联动挂钩制、“三榜”通报制、项目定期过堂推进制、重大项目绿卡制和101%满意服务的“4+1”项目推进机制,以一系列务实创新的举措,强力推进重大项目攻坚。淮安市经信委主任童玉祥对记者表示,政府通过提高软实力,建设高效、诚信政府,打造一个政府团队,为创新经济获得良好发展铺路。
靠项目推进三大千亿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靠项目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靠项目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靠项目推进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淮安在发展新时期,围绕项目建设,坚持一手抓总量提升,一手抓转型升级,两手抓,两手硬,拒绝新的历史性差距,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调整转型升级之路。
上一篇:淮安规划加强白马湖保护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