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日报讯:日前,笔者走进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清江浦段施工现场,只见挖掘机、推土机、平地机等机械设备正紧张作业,工人们戴着安全帽奋战在各自施工点位上,处处呈现如火如荼、只争朝夕的建设景象。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投资额和工程量最大的水利工程,对保障淮河流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支撑淮河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扎实推进工程高质高效建设,切实履行好属地责任,在工程建设初期,清江浦区委区政府第一时间成立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清江浦区境内工程征地移民安置指挥部,坚持专班帮办服务,压茬推进、以周保月,系统推进拆迁安置、资金测算、杆线迁移、工作面移交等工作,及时协调化解矛盾问题,全力服务和保障工程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民生工程,利民惠民。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清江浦段征迁工作涉及清江浦区和平、黄码两个建制镇,共553户,清江浦区在前期入户走访、掌握情况的基础上,通过房票安置、新型农村社区安置、异地安置等方式,引导征迁群众进镇入城,统筹推进土地换社保工作,切实改善了沿线群众居住、生活生产条件,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的实施,整合了我村的土地资源,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带动了零售、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增加了村民收入。”和平镇古庄牛村党支部书记陈晨表示,淮河入海水道工程的实施刺激了本地服务业发展,带动沿线群众就业、本地企业释放产能。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是集防洪、交通、生态以及资源要素综合利用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工程,产业链条长、吸纳投资大、带动就业多,对促进区域发展具有重要引擎作用。“接下来,我区将抢抓工程建设重大机遇,加强系统研究谋划,统筹推进工程弃土综合利用、沿线环境整治、生态景观打造等工作,充分发挥工程在防洪排涝、乡村振兴、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方面的综合效益,切实将这一机遇转化为推动清江浦经济发展的优势。”清江浦区淮河入海水道河道管理所负责人邱恒介绍。
■通讯员 倪金靓 陈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