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日报讯:近日,淮阴区扎实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精准执法,建立长效机制,坚决防范遏制安全生产事故,为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提供有力支撑,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宣传教育+自查自改”,扣紧企业主体“责任链”。企业是事故隐患排查整治的责任主体,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法定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淮阴区应急管理部门积极督促企业主要负责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法定职责,按计划组织企业负责人学习本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或重点检查事项,监督企业开展全员教育培训,对标对表部署开展自查自改。以强化安全教育为抓手,牢固树立企业安全发展理念,帮助企业正确处理发展与安全生产的关系,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开展安全宣传。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企业自查136家,排查重大事故隐患17项,整改17项,自查覆盖率100%;微信推送安全知识10余条,发放宣传材料1000余份,印发“小角落,大关爱”安全提醒小贴士,全面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浓厚氛围。
“帮扶指导+精准执法”,筑牢安全监管“防火墙”。淮阴区应急管理局不断优化服务方式,创新执法手段,做到既服务企业、推动发展,又严格执法、有力监管。该局定期组织专家对重点企业帮扶指导,主动帮助企业做好对电焊等特种作业人员的排查整治工作,指导监督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工作;根据需要聘请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家强化技术指导,精准查找重大事故隐患、科学治理重大事故隐患,提高隐患排查和整改质量。强化重大事故隐患监管执法,紧盯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严厉打击违规动火用电等违法行为,着力解决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宽松软虚”等问题。实施分级分类执法,对企业自查的重大事故隐患,已按规定报告并正在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的,依法不予行政处罚;对排查整治不力导致重大事故隐患依然存在或发生事故的,依法对企业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实行“一案双罚”。同时,根据监管执法情况,定期通报一批、约谈一批、联合惩戒一批、停产整顿一批,并在政务网站或主流媒体上分期分批公布安全生产典型执法案例。截至目前,全区共排查企业505家,排查重大事故隐患27项,已整改到位27项。
“抓落实+回头看”,织密长效管理“防护网”。淮阴区应急管理局坚持一案一档归档销号,确保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建立重大事故隐患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时效、整改措施,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过程跟进隐患整改,持续调度整改进展,及时下发整改提醒,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销号实现闭环管理。截至目前,已全面完成对企业自查自改和集中治理行动中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情况“回头看”,对重点难点问题紧盯不放、督促整改到底;对行动开展不力、重大隐患整改不到位、问题突出的重点地区、重点领域开展专项督导巡查,确保整改到位。
淮阴区应急管理局将紧紧围绕上级部署和要求,深入开展有力度、有特色、有成效的重大事故隐患排查专项行动,切实提升安全生产领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坚决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为实现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通讯员 刘 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