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位老人,退休前是一名教师,由于白内障合并其他眼疾,导致视物模糊,上课时在黑板上写字非常吃力,经常写得很凌乱。在公交车站等车时,他看不清来车,总会问身边其他人:“来的这辆是几路车呢?”看电视时看不清画面,他只好听声音。为此,他曾四处求医,但是始终收效甚微。直到他后来了解到,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党支部书记、主任李超鹏博士水平高、医德好,于是慕名前来求医。李超鹏接诊后,仔细研究了这名患者的病情,并为他实施了手术治疗。术后,患者的视力得到了恢复,已经能正常读书看报了。几十年来深受困扰,一朝治愈顽疾,他太高兴了。他专程到医院感谢李超鹏,希望李超鹏为更多的眼病患者送去光明。
医生,一份让人尊敬的职业,肩负着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而眼科医生,则是眼睛健康的守护者,有着“光明使者”之称。李超鹏就是这样的一位党员、专家,他十几年如一日不辞辛劳地奋战在临床一线,为患者送去光明。
李超鹏温文尔雅、性格直率、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他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同时还是市医学会眼科分会主委、江苏省医学会眼科学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激光分会委员。李超鹏熟练掌握了各类复杂性眼底疾病的诊断与外科显微手术治疗技术,其领导的专科技术实力处于全省前列。
在李超鹏的带领下,市一院眼科近三年来引进了一系列新技术,实施了一系列新项目,填补了不少淮安地区眼科领域的空白,比如1.8毫米微创切口超声乳化术、连续视程人工晶体植入术、复杂斜视手术(上直肌后徙加转位术、上斜肌麻痹矫正术)、各类角膜移植手术、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眼底病PDT治疗、眼眶骨折修复、眼眶肿瘤摘除术等。这些新技术的引入和应用,为淮安乃至周边地区的眼病患者提供了更加先进和有效的治疗手段。
除了在临床工作中表现卓越,李超鹏还积极参与科研工作。他主持省卫健委课题一项、市卫健委课题2项,荣获过省医学青年人才及市拔尖人才称号,是市第二期“533英才工程”学术技术骨干人才培养对象。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了SCI论文1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达57。他还获得过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1项 、江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党支部书记,李超鹏身先士卒,鞠躬尽瘁,全心全意守护着群众的生命健康。疫情防控期间,他不顾自身安危,奔赴市第四人民医院为一名新冠阳性患者实施了抗青光眼手术治疗,成功挽救了患者的视力,展现了作为医生的责任和担当。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救死扶伤的行为也令众多同行钦佩。
作为党支部书记,李超鹏围绕理论武装、组织建设、引领发展、比学赶超等四个方面抓好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他每年都会组织眼科专家参加爱眼日义诊活动,多年来一直关注青少年近视和老年性白内障的防控工作。2022年以来,市一院眼科还与清江浦区残联、淮阴区残联合作开展了白内障复明活动,为近百名患者实施了复明手术治疗。
李超鹏在医学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他并未止步于此,而是将目光投向了网络科普领域。借助各种社交平台,他以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深入浅出地为群众讲解诸如正确佩戴隐形眼镜的方法、预防近视的注意事项等眼科健康知识,迄今已收获了近30000“粉丝”,成为名副其实的“患者之友”。他还围绕青光眼、白内障等常见的眼病问题进行科普宣传,帮助群众了解病因、症状以及治疗方法。
李超鹏十几年如一日,始终坚守着作为医生的初心。他将“追逐光、靠近光、成为光、散发光”作为自己行医的座右铭。他的妙手仁心和辛勤付出,不仅为众多患者送去了光明和健康,也为他赢得了患者的赞誉和尊重。未来,李超鹏将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提高服务水平,继续以医者仁心的精神为患者的健康和福祉而奋斗。
(刘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