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日报讯:日前,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发文公布,金湖县金北街道中心小学的《创建水乡娃“关爱之家”,做好留守童“署理家长”》案例,荣获全国中小学校关工委建设“最佳案例”第一名。
为加强全国学校关工委建设,总结交流各地的实践经验和创新做法,教育部关工委开展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经过评选,12个案例获最佳案例奖、18个案例获优秀奖、12个案例获入围奖。
为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及心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金湖县教育体育局老干部党支部志愿服务队指导金北街道中心小学创建留守儿童“关爱之家”平台,充分发挥该校关工委有20多名退休教师的优势,实行“署理家长”制,从思想、学业、心理等方面实行导师、导学、导管、导乐等制度,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经过“关爱之家”“署理家长”的努力,留守儿童们变得自信开朗。在“童声齐颂建党百年”“我是强国小主人”等活动中,留守儿童展现了别样风采。在市科技制作竞赛活动、县歌咏比赛中,以留守儿童为主的学校团队荣获集体一等奖。近几年,该校65名留守儿童被评为各级优秀学生,32名留守儿童考取大学,陈琳、万经梅获评“江苏省美德少年”“淮安市美德少年”。学校编写的留守儿童自我教育校本教材,成为全县“关爱之家”现场会上的重要学习资料。省、市关工委领导多次实地考察金北街道中心小学“关爱之家”建设情况,对学校关工委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通讯员 陈玉林 陈昌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