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淮安马头镇淮泗村“90后”村书记李浩火了。他做事风风火火,说话语速飞快,遇事办法也多。他是村里人眼中的“豆腐专家”“视频达人”“卖货好手”,带村里留守老人发展出了年营收超800万元的豆制品产业。
网友留言说:“你们村的小李书记,说话太快了……”“这‘家伙’满脑子‘花花肠子’,全用在为村里服务了。”
淮泗村是淮安市最偏远的村庄之一,村里大部分年轻人外出打工,留下来的多是老人和孩子。因此,李浩需要操心的事格外多。
发现许多村民的电动自行车有损坏,李浩叫来师傅统一检查,其间还不忘向村民说明其中利害:“刹车不灵,你们耗的不是刹车片,而是脚底板的鞋子。”
他陪村里小伙子去见相亲对象,路上还一直热心支点子:“最好别看电影,你看你的,我看我的,能有什么互动,吃完饭可以去游乐场玩玩……”
在村民们眼中,李浩话多、语速快,主意更是一个接着一个,大家遇到困难都很愿意找这个年轻人帮忙。更令他们欣喜的是,这几年在李浩的推动下,村里的变化越来越大。
为了解决村民出行难和产品运输问题,李浩争取来了爱心企业赞助,带大家整修了两条水泥路,还修好了路灯,村部广场、污水沟等也得到修缮整治。每遇到节日,他还组织娱乐活动,让老年人也有仪式感。
“遇到小李书记我们真是有福了!”有村民这样向他表达感谢。大家感激李浩日常的照顾,也敬佩他为村民们增收提供了新思路。
赚到钱、腰包鼓起来,村民们才能开心,抱着这样朴素的目的,李浩将目光对准了豆制品产业——制作豆腐、豆皮、豆油等门槛低,村民们好上手,产生收益的周期也短。
令他没想到的是,由于村民们大多没做过生意,害怕会亏损,都犹豫着不敢答应。他挨家挨户上门劝,并向村民承诺,如果产品售卖不出去,他就自掏腰包全部买回来,渐渐地,就有几户村民愿意跟着做。
开工第一天,李浩立下规矩,绝不允许使用一粒烂掉的黄豆,绝不允许使用任何添加剂。之后每一天,他都到现场协助生产,口中的“碎碎念”也一刻不停:“黄豆坏的、瘪的一个都不能要”“豆子多洗几遍”“称重宁愿多一点,千万不能少”……
生产就绪后,李浩又变成带货能手。哪里有大集,他就赶过去支起摊位,拿着喇叭为淮泗村卤点老豆腐吆喝:“我们老百姓自己做的纯手工老豆腐,天然无添加,涮火锅凉拌都好吃……”
他还开车拉着产品免费送往周边的餐厅,让餐厅老板们“试吃满意再来买”;同时,他又将目光放到了线上,用短视频记录豆腐、豆皮的制作过程,并尝试进行直播销售。
他的多管齐下很快有了效果,不光线上销售火爆,还经常有人专程来村里订购,甚至来晚了还买不到。更令他骄傲的是,去年一年,淮泗村30多位在外打工的村民向他咨询回村事宜,想“在家门口赚钱”。目前,已有多人返回了家乡。
就这样,这个市场上的新面孔渐渐站稳了脚跟,参与的村民也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了如今的近30人。他们每月生产豆皮、豆腐,再加上豆油等产品,一年的营收预计突破800万元。
今年是李浩在基层工作的第三年。在回乡之前,他是事业有成的李老板。但一次偶然的见闻,让他决定从异乡返回故土。
2021年春节期间,31岁的李浩看到村里一个孩子抱着即将离家的父母,撕心裂肺哭喊着。那一刻,李浩被深深触动了,他自小和爷爷奶奶生活在这里,父母则在外地工作。“我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从那时我就开始思考能做些什么,让村里的留守儿童不再留守。”李浩说。
彼时,他在外打拼多年的事业已小有成就,如果返乡,就意味着要从零开始。李浩回忆,当时父亲不想让他回家“吃苦”,朋友也劝他“在村子里没前途”,但这些反对的声音没能“战胜”他的决心。
那年春天,李浩回到了村子里,他参加了村两委换届选举,当选为村委会副主任,后又主持村党支部书记工作。就这样,李老板成了大家口中的“小李书记”。
李浩说,发展豆制品产业仅仅是一个开头,未来,他希望村里发展特色农作物种植产业,打造一个集接待、培训、观摩、直播带货为一体的助农直播基地,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就业。
做这些很难,李浩心中打定主意:“让村民能赚到钱,他们脸上洋溢笑容的时候,就是我最开心的时刻。”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图片来源:幸福淮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