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烹好本土“特色菜”、解锁流量“新密码”、激发文旅“新活力”,淮安“宝藏小城” 撬动文旅大市场

烹好本土“特色菜”、解锁流量“新密码”、激发文旅“新活力”,淮安“宝藏小城” 撬动文旅大市场

发布时间: 2024-05-31 10:40  关注度:1667  来源:淮海晚报  作者:佚名
导读:如今,县域旅游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宝藏小城”火爆出圈,撬动了文旅大市场,为“假日经济”带来了新增量,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注入了新动能。据悉,今年“五一”假期,淮安区共接待游客79.68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54.2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了53.70%、50.42%。

走进淮安区河下古镇,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悠长的石板路上,静谧的小河边,不少身穿传统服装、头戴簪花的年轻人在此打卡留念。华灯初上,古镇里灯火璀璨,非遗集市上游人如织,更有花船巡游、国风摇滚音乐会和水幕电影等夜间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赏,有效带动了住宿、餐饮、文创产品等方面的消费。

如今,县域旅游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宝藏小城”火爆出圈,撬动了文旅大市场,为“假日经济”带来了新增量,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注入了新动能。据悉,今年“五一”假期,淮安区共接待游客79.68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54.2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了53.70%、50.42%。

依托厚重底蕴,烹好本土“特色菜”

河下古镇打铜巷内,吴承恩故居保存完好,走进古朴典雅的青砖小院,可以看到亭台楼阁、轩榭廊舫、小桥流水,处处蕴藏着江南园林的美好气韵。堂屋里,书桌、书架、座椅看起来极具年代感,斑驳的桌面上纸墨笔砚俱全,人们仿佛能看到几百年前吴承恩伏案创作《西游记》时的专注模样。除了吴承恩生平陈列,故居内还设置了专门的展厅,用于介绍与《西游记》相关的历史知识。“五一”假期,故居围绕吴承恩、《西游记》及淮安文化等内容创作了原创谜题,让游客在解谜的过程中加深对淮安的了解。

小城虽小,但大有可为。淮安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着2200多年的建城史,这里人文荟萃、古迹众多,诞生了周恩来总理和韩信、吴承恩、关天培等历史名人及《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名著名篇。

淮安区在保护好本土自然、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开发,优化景区及周边的民宿等设施的布局,串联区域景点,形成连片景区,释放文旅产业集群规模效应。同时,持续打响周恩来总理家乡、三大名著诞生地等文旅品牌,充分挖掘西游文化、运河文化、美食文化等文旅资源,大力培育旅游新业态和市场主体,打造了“生态乡村研学之旅”“西游研学之旅”“非遗研学之旅”“国学研学之旅”等主题路线,开辟了古镇古城千年古运河线路。此外,淮安区还将十番锣鼓、南闸民歌、仇桥杂技、博里农民画、淮剧等一批非遗元素引入景区,为游客提供“白天看景、晚上看戏”的全天候旅游新体验,努力实现“城市即旅游,旅游即生活”。

聚焦青年群体,解锁流量“新密码”

淮安区东门大街上坐落着一座古代府级官衙——淮安府署,其大堂的体量为全国之最。站在大堂里,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经典名剧《窦娥冤》里的故事就发生在此。

文化和旅游的紧密联系,激发了年轻人探索传统文化的热情。淮安府署将《窦娥冤》里的故事改编成了“剧本杀”,60余名游客和工作人员身着古装,用4个小时在近50000平方米的景区内沉浸式体验故事中的三次堂审,从中感受探案的乐趣。此外,景区还举行了“淮安府·淮安戏”淮剧经典折子戏演出活动,让年轻人感受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之美,在游玩的同时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如今,诸如景点“剧本杀”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新玩法,凭借悬疑感、娱乐性、社交性等特征受到许多年轻人的喜爱,成为备受瞩目的文旅新业态之一。“景区+剧本杀”的结合只是淮安区文旅工作创新探索的一个缩影,“流量入口”正在成为文旅市场新的发展引擎。

“五一”假期,淮安区结合不同景区、景点的特色,开展了文旅嘉年华活动,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参与其中。“问鼎魁星、问雅寓园、问香淮味”等八大问道系列主题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尤其是“十二花神”“时光穿越之我去宋朝赶大集”等创意体验活动,受到了年轻人的青睐;中国漕运博物馆举行了文物精品展活动,首次公开展出镇馆之宝、国家级文物——元代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双兽耳盖罐以及其他精品文物;蓝·数字文旅产业园借开业的契机,开展了“重游商机厂·打卡新地标”“青年文化集市”“电影放映周”等活动,一举成为新的网红打卡点。

优化服务供给,激发文旅“新活力”

在河下古镇,不仅有文化展演、文创购物、非遗展示等丰富多彩的创意活动,还有茶馓、豆腐脑、汤包等特色美食,八方游客慕名而来,感受“舌尖上的文化”。“五一”假期,河下古镇共接待游客32.76万人次,接待量稳居全市第一。

如今,人们越来越看重旅游产品的个性化、多样化、文化味等特色,越来越注重旅游服务的便捷性、舒适性。对此,淮安区全力做好“吃、住、行、游、娱、购”全链条服务供给,让游客真正感受到“被尊重、被宠爱”,进而把“流量”变成了“留量”。

“五一”假期,淮安区文广旅游、公安、城管等涉旅部门全程参与、主动作为、科学应对,统筹推进解决“停车、行车、如厕”等问题,新建了多处旅游公厕,开放了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办公区域的厕所;启用了周恩来故里旅游集散中心、蓝·数字文旅产业园、茶巷等处新建的停车场,免费对外开放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办公区域的停车场;增派警力对周恩来纪念馆、河下古镇周边道路进行疏导、分流,保持良好的交通秩序,全面提升游客的出行体验,确保游客玩得舒心、游得放心。

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建设的水准,直接影响游客的消费体验。淮安区聚焦优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全域整体旅游环境、基础配套、公共服务的提档升级,推进萧湖度假酒店、茶巷民宿等一批住宿项目和公厕、停车场、游客驿站等旅游服务配套的建设;启用周恩来故里旅游集散中心,开辟景区间游览观光公交专线,利用好楚韵文旅集团景区公交往返各大景区接送游客;加快施耐庵罗贯中著书处、庆成门、老西门等片区项目的建设,做优“一眼望千年”古城墙遗址展示,让一个个“老场景”变身打卡胜地,为文旅市场增添新的生机与活力。

■融媒体记者 杨尚 王正道 潘梦洁,通讯员 丁冬 王琰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