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奋战在抗洪救灾一线的“女汉子”,到平安法治建设的“急先锋”,再到退休后持续发光发热的“多面手”,第七届江苏省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朱锦用满腔热忱书写敬业之歌,以实际行动诠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深刻内涵,受到了组织的高度肯定、群众的一致赞扬。
1991年7月,我市遭遇特大洪水,朱锦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奋战在抗洪救灾一线。彼时,朱锦刚就任原淮阴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面对突如其来的汛情,她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奔赴抗洪抢险前线。在肆虐的洪水面前,她化身“女汉子”,查看险情、堵洞固堤,夜以继日地调运草包,解除了小子堰险情。接到上级“丢子堰、保大堤”的指令,她果断指挥现场群众撤离,看到最后一名群众安全到达对岸后,她才在两名联防队员的帮助下,蹒跚地穿过汹涌的洪水。半个多月里,她以河堤为家,每天仅吃一顿饭。因工作强度大,她走坏3双解放鞋,喉咙也发炎化脓了,被大家称为“河堤上的铁部长”。
“组织交办的事情,我必定全力以赴,确保落实到位。”朱锦说,这是自己坚守的原则。她担任原淮阴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期间,全县26个派出所,每年都跑6次以上;每年大年初一,她都深入一线与基层民警一起过年。在她的努力下,全县社会治安环境有了极大改善。
2000年至2013年期间,朱锦主持市委政法委日常工作。她将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2005年5月,朱锦参加全省综治办主任会议时,不慎摔跤导致尾骨骨裂并发生错位。面对病痛,她没有休息,边治疗边工作,因为骨头错位不能坐,她就站着汇报工作。
朱锦勤于学习、勇于创新。在她的推动下,“金盾护航工程”“十大维权中心”“网格化社会管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一系列具有淮安特色的工作品牌应运而生,并在全省率先实现突破,为淮安政法工作注入活力。
在朱锦的推动下,淮安连续9年被省综治委表彰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公众安全感始终位居全省前列,2006年至2013年,淮安连续8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平安建设和综治工作先进集体,市和8个县(区)先后4次被命名为全省社会治安安全市(县、区)。
退休后的朱锦,在多个领域发光发热,成为一位令人钦佩的“多面手”。
她参与编写了《周恩来法治思想研究》与《周恩来社会治理思想研究》两部专著,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空白,获得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退休后,朱锦多次受市委党建办邀请,担任党建指导员,充分发挥督导作用,深受基层党员干部好评。2016年、2017年,朱锦先后被任命为市委第一、第二巡察组组长。面对全新的工作领域,她积极学习、勇于实践,创新建立“6+1”工作制度和“八看巡察”模式,精心设计了17份巡察表单,极大地提升了巡察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效率。2018年9月,她再次被组织委以重任,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巡查督查工作。她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成功构建了巡查督查工作闭环管理体系。在她的带领下,各级督查力量紧密配合,为我市创成全国文明城市贡献了力量。
■融媒体记者 徐薇,通讯员 张浩 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