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新闻网讯瘦小的个头,在人群中或许不足以引起别人的关注,但他却多年潜心研究、挖掘传统淮扬菜品的制作工艺,并获一身荣誉,而又不常向外人提起,他就是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淮扬菜烹饪学院副院长、淮扬菜标准的“制定者”丁玉勇。
1、努力成就了梦想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丁玉勇考上了南京农业大学。在专业上,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食品工程专业,用他自己的话说“民以食为天,研究‘吃’这一领域永远都不会过时”。
上大学后,丁玉勇如饥似渴地学习,为将来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也奠定了他未来理想实现的基石。“你不知道,我那时候学习真的很苦,家里条件也不是很好,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改变自己的未来。”采访中丁玉勇如是说。
1990年,丁玉勇大学毕业了。此时的酒店,其厨房大多还是传统的运作模式,设备条件也相对落后,没有什么可代替人工的省力方法。在短暂的实习中,丁玉勇跟着师傅,从早到晚,和面、兑料、蒸笼、出锅,每天就这么反复在条件简陋的方寸之地穿梭、忙碌,各种程序机械而单调。但他从不叫苦叫累,总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干着活。
几个月的实习结束后,丁玉勇进入江苏射阳职教中心,成为了一名烹饪专业教师。此时的他感到在市场经济越来越发达的当今社会里,烹饪行业的标准越来越模糊,发现有些饭店只是一味地赚钱,菜品单调,没有创新;制作工艺上也没有做到多样化。他觉得自己要为此着手做些事。
后来,在教学中丁玉勇自学起了营养学方面的理论知识,系统而又针对性地了解了许多面点及各种菜肴的制作。他还专程前往香港、澳大利亚进修;同时,工作之余还和名师高手共同切磋、研究。此时的他对烹饪行业有了更深的感悟和体会。
采访中,记者发现丁玉勇是个意志坚定、不轻言放弃的人。在执教的二十二年中,从各种蛋糕的营养成分到天然植物香辛料在烹调中的应用等等,这些都成了丁玉勇的研究方向。同时,他对各种粥点、笼点、烤点、煎点,也都进行潜心研究。不但如此,他还对各种菜肴,菜式也试图在原有的传统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样式和口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丁玉勇自行制作的“淮鱼狮子头”被认定为“中国名菜”。他告诉记者,未来他还将会推陈出新,展现出更新更多更好的菜品。在属于他的领域里,丁玉勇大展身手。
2、做菜如同做学问
“其实,做学问的人如果骄傲、气盛、不扎实是做不好的。”丁玉勇告诉记者,做学问就是要活到老学到老,如果你不及时更新自己的理念和知识,那么你就会止步不前。
执教的二十二年中,丁玉勇虽然身为教师,但在的工作中始终没有停止过学习和研究。“我周边的朋友大多数都是厨师,我也经常和他们在一起吃饭聊天,甚至还经常合作。我一直搞的是理论研究,他们则是进行实践操作,如果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就是很强大的。”采访中,丁玉勇说,他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去教一些刚刚学厨的人,和大家一起成长。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丁玉勇越发觉得,当一个人感到自己对他人有所贡献或有影响的时候,便也找到了自身存在的点滴价值。他觉得自己在烹饪上的研究有助于淮扬菜的发展。于是,他更加努力地钻研业务,并不断克服困难,虚心向各方人士请教,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和实践水平。
熟悉丁玉勇的人都知道他是个慢性子,做事很是用心的人。“丁教授讲话总是不急不慢、不卑不亢、慢条斯理,举止言谈间颇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大将风范;也时常会让人觉得,和他在一起似乎是和儒者把酒言谈。”这是他的学生们对他的观感。“做菜其实和做学问一样,一定要用心。”在谈到制定淮扬菜标准的事情时,丁玉勇说:“我当初之所以想到要制定这样的标准,其实主要是考虑到,作为一个淮扬菜研究者和制作者,如何能将淮扬菜更好地发扬和传承下去。”
3制定淮扬菜标准
目前的丁玉勇拥有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烹饪专业带头人、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教授、中式烹调高级技师、中式面点高级技师、中国烹饪大师、餐饮业国家级评委……数十个头衔,但是他自己最喜欢的还是“淮扬菜十大新传承人”这一称号。
说起这个头衔,不得不说一说淮扬菜标准化的制定。丁玉勇告诉记者,随着餐饮业的飞速发展和变化,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提升产品质量成了所有餐饮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烹饪标准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商务部早在发布的《全国餐饮业发展规划纲要》中就提出要加强淮扬菜餐饮集聚区的餐饮标准化、工业化建设。在此背景下,2010年,他在省餐饮行业协会、省质监局、淮安市科技局、淮扬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多方支持下带领团队开始了淮扬菜标准化的系列研究,并制定了《淮扬菜通用规范》江苏省地方标准。同时,也因为这项研究,丁玉勇获得了2010年江苏省餐饮行业杰出贡献奖,并荣膺中华金厨奖。
在项目研究中,丁玉勇带领团队通过走访调查、资料研究、实验研究,取得了大量的信息资料和实验数据,为餐饮企业制定了50多道菜品标准,申报了“中国名菜”20多道,为淮扬菜集团海隆食品发展有限公司研发了首批工业化生产产品,编撰出版了《中国淮安淮扬名菜大典》,拍摄了近80道淮扬名菜的制作视频,制作了内容丰富的淮扬菜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网站,为二十多家餐饮企业提供了技术咨询和检验检测服务。
一直以来,丁玉勇都坚信,人这一生,如果能矢志不渝用心去做好一件事情,也就够了,而这样的执着追求,一定会带来社会价值观某种程度的改变。所以无论如何,他相信,他都不会放弃自己所热爱的餐饮行业,并希望能在这个属于他的领域里,越走越远。(记者史兴儒)
来源:淮安新闻网、淮安日报社,淮安114网为您提供淮安本地新闻,淮安新闻网,淮水安澜新闻,淮安阳光纪检新闻,淮安民生新闻。
上一篇:风卷红旗到茅山——张鼎丞
下一篇:佰运松:怀揣着12张抗币参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