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16年免费教学,他为孩子们推开传统艺术之门

16年免费教学,他为孩子们推开传统艺术之门

发布时间: 2025-08-02 09:23  关注度:238  来源:淮海晚报  作者:佚名
导读:“纸张要摆正,身体要坐正,毛笔要拿稳……”近日,在淮阴区徐溜镇吴江村的村民活动室里,82岁的江中全佝偻着腰,一边在30多个萌娃中间来回照看,一边轻声叮嘱道。孩子们手里握着毛笔,身体坐得笔直,有模有样地在宣纸上写下稚嫩却工整的字迹。

“纸张要摆正,身体要坐正,毛笔要拿稳……”近日,在淮阴区徐溜镇吴江村的村民活动室里,82岁的江中全佝偻着腰,一边在30多个萌娃中间来回照看,一边轻声叮嘱道。孩子们手里握着毛笔,身体坐得笔直,有模有样地在宣纸上写下稚嫩却工整的字迹。

今年是江中全开展免费教学的第16个年头,除了教授书法,他还指导孩子们学习二胡。“哪怕只为孩子们推开传统艺术的一道门缝,我也心满意足了。”江中全的想法很简单,他认为,书法和二胡同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孩子们应当学习传承。“横要平,力道要匀。”江中全俯下身子,轻轻握住一个孩子的手,一笔一画耐心指导。

“来这里上课的孩子大多数是留守儿童。”吴江村网格员赵加伟介绍,暑假课程安排在每周一到周五,平时不放假时课程安排在周末。“这些孩子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不多,多亏江老师免费教学,让他们有了学习的渠道。”赵加伟说。

说起江中全开展免费教学的事,村里不少人都知道。早在2009年,那时江中全60多岁,有人向他提议:“你写得一手好字,还会拉二胡,何不去教教孩子们呢?”江中全年轻时在一所小学里当过老师,听到这话,心里很激动:“这个是好事情,可以去做,并且我要免费教学。”

江中全愿意教,可是教学地点、桌椅怎么解决?“恰好那时有个饭店转让,有一批二手桌子、椅子,我立马就花钱买了下来。租不起正规教室,我就花350元钱在村头一户人家二楼租了一个房间。”对于过去这些事,江中全记忆犹新。他笑着说,其实在租教室之前,他还带着孩子们在菜市场的摊位上练习过书法。“那个时候条件简陋,好在孩子们对书法很感兴趣,最多的时候有80多个孩子跟着我学。”他说。

如今,吴江村有了专门的村民活动室,宽敞明亮,空调、电视等设施应有尽有。江中全把免费课堂搬到了这里,他的免费课堂吸引一些和他志同道合的志愿者加入,舞蹈课、羽毛球课、音乐课等课程同时开展起来。在上级部门的关怀下,孩子们上课拥有了自己的二胡,吴江村将这个志愿活动打造成“快乐星期天”公益品牌。

“前几年有个小女孩,跟着我学习书法,报名参加市里的比赛,得了一等奖。还有个孩子,跟着我学习二胡,只学了几天就能完整演奏一首曲子,家人觉得她有天赋,特地送到市区报班学习。”提起教过的孩子们,江中全眼里满是光亮。

在吴江村的村民活动室里,随处可见江中全写的毛笔字。“一有空我就写一些和孝道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文字给孩子们临摹,他们在学写字的同时还能受到正向的熏陶。”

江中全总想尽其所能,让孩子们学得更好。教二胡时,他手绘了指法图,细致标注按弦位置和运弓角度,连手腕的弧度都清晰标明。

“江老师很有耐心,我写得不好的时候,他会鼓励我继续写,不要灰心。”今年10岁的卞诗文和哥哥一起跟着江中全学习书法3年了。卞诗文说,自己很喜欢写毛笔字,通过练习书法,不仅字迹变工整了,连学习成绩也提高了不少。

多年来,江中全教过的孩子数以千计。他相信,宣纸上的墨痕、琴弦上的音符,终会化作艺术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记者 高婷婷 陈帅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