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日报讯:记者从昨日召开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淮安市2025年“同心向善 慈润淮安”网络募捐活动即将启动。今年的网络募捐活动聚焦“增量提质、全民参与”目标,统筹开展“江苏慈善专场”“慈善一日捐”“久久公益节”三大板块活动,形成“三位一体”的募捐新格局。
据悉,“慈润淮安”江苏慈善专场活动将持续到10月31日,我市共上线33个项目,涵盖医疗救助、教育助学、关怀倡导、乡村振兴等。9月5日“中华慈善日”当天,我市将举行“爱在淮安”慈善一日捐活动,在全市启动募集,实现参与范围全覆盖、捐赠方式全覆盖、监督公示全覆盖。“善行淮安”久久公益节活动时间为9月5日至9日,我市将重点发动社区、学校、企业等组建“一起捐”团队。
在总结往年经验的基础上,我市今年的网络募捐活动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全力扩大募捐“朋友圈”。项目设计更精准。民政、工会、残联、慈善总会等多部门联合,精准识别困难群众急难愁盼,建立“慈善需求清单”,围绕“一老一小一困”等10多个项目,覆盖教育助学、大病救助、乡村振兴等领域,同时建立长效帮扶机制,注重可持续性,强调可操作性,确保项目落地见效。参与方式更便捷。在社区、商场、交通枢纽设置“爱心驿站”扫码点,实现“扫码即捐”;推广“慈善+消费”模式,联合商户开展“消费即捐赠”等场景化捐赠,并提供电子捐赠证书,增强参与荣誉感;增设爱心提醒功能,避免重复捐赠。监督机制更透明。建立投诉举报快速响应机制,落实不强制、不摊派、不截留、不挪用、不索酬“五不”原则;实施“项目管家”制度,每个项目专人跟进;开发“淮安慈善”微信小程序,提供捐赠、查询、互动一站式服务,实现“扫码查去向、一键看进度”;组建由媒体记者、捐赠人代表组成的社会监督团,聘请社会监督员全程监督,定期公示项目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确保善款使用公开可信。立体宣推更有力。开展“慈善文化润校园”“社区慈善节”等活动,持续扩大普及慈善知识、弘扬慈善文化、培育慈善意识的传播效应,动员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做好今年的网络募捐工作。
据了解,今年募捐资金严格遵循“四聚焦”原则(聚焦党委政府关切、聚焦政策未覆盖领域、聚焦急难愁盼问题、聚焦突发应急事件),落实“募用分离、第三方审计、社会公示”闭环管理,所募集资金将重点用于实施困境儿童关爱项目、特困老人助养项目、大病家庭救助项目、突发灾害应急项目、乡村振兴支持项目等五大工程。市慈善总会将进一步加强慈善资金监管,坚持遵循“谁筹款、谁执行、谁负责”的原则,做到募集善款及时拨付。同时,督促项目执行方严格按照项目预算执行,定期公示捐赠明细和项目进展,主动接受监督,杜绝违法违规现象。
近年来,我市始终将慈善事业作为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深入践行“同心向善 慈润淮安”理念,打造“上善满淮”城市品牌,推动慈善事业与基层治理、民生保障深度融合。2024年全市网络募捐总额同比增长37%,参与人次同比增长40%;累计实施慈善项目32个,在助医、助学、助老等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补位作用。
■记 者 蔡雨萌,通讯员 肖仁玉 朱健全 严 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