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淮安这片投资热土上,企业家们津津乐道的不仅是优越的区位优势、良好的发展机遇,还有一张叫得响的公安服务“金名片”。今年以来,市公安局坚持“做的要比说的好、服务要比需求早”理念,持续完善“壹警办”现代公安政务服务体系,打出护企安商“组合拳”,2项惠企举措入选全省试点,实现491个项目、企业走访全覆盖,涉企事项审批整体周期缩短20%……一个个数据背后是公安机关以法治之笔绘就的营商环境新图景。
近日,江苏威博液压董事长马金星在企业家警务群发出一则紧急求助:合作商一台存有核心商业机密的笔记本电脑在淮安遗失,情况紧急。消息发出仅2个小时,属地分局联合市局多警种迅速行动,成功找回电脑。当晚,马金星发长文致谢:“公安机关高效服务让在淮创业的企业家和来淮的客商倍感温暖、安心。”他说,正是有了这样的营商环境,企业更有信心在淮安扎根。
这样的高效服务并非偶然。市公安局党委将营商环境建设作为“一号工程”,领导率先垂范,党委成员分片包干领办涉企诉求。去年7月,市公安局出台《淮安市公安局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十二项措施》,今年进一步细化完善这些措施,详细制定使用指南,围绕18条具体任务逐一进行政策解释、案例示范,并明确服务专员,一年来已为48家企业提供“1V1”服务指导。线上,5300余件企业诉求通过微信矩阵“秒回”;线下,526个重大项目实现走访全覆盖,102条建议件件有回音。
在营造护企安商浓厚氛围的同时,公安机关坚持严打侵企犯罪,营造安全放心的投资环境。日前,淮安区某企业遭遇电信诈骗,一笔98万元的资金即将被转出。了解情况后,市公安局反诈中心迅速行动,在40分钟内完成止付操作,成功拦截被骗资金,避免了企业损失。
“企业的每一件‘小事’,都是公安机关的‘要事’。”聚焦企业最忧心的安全问题,市公安局“三箭齐发”,严厉打击侵企违法犯罪,提振企业来淮投资发展信心。针对侵财犯罪,组建知识产权护卫岗,为宇特光电等1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配备网络安全顾问;针对电诈犯罪,与平台企业合作共建侵权线索研判机制;针对网络谣言,开展专项打击行动。
“从厂区安全巡查到打假维权,公安机关始终是企业最坚实的后盾,让我们能心无旁骛搞生产、谋发展。”淮安快鹿牛奶公司负责人顾文文表示,作为一家有着70年历史的淮安老字号食品企业,快鹿牛奶的发展伴随着公安机关一路的保驾护航。
在执法环节,市公安局以“无事不扰”为原则,坚持主动、规范、审慎执法,推行柔性执法。交警实施“首违免罚”“轻微免罚”分别为63万件、72万件,处罚量环比下降63.83%;涉企刑事案件“一案一分析、一案一建议”,发送《防范建议书》70余份。市公安局法制支队支队长姜洪黎表示,为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市公安局推行“综合查一次”制度,坚决杜绝随意检查、违法检查,防止重复检查、多头检查。
7月30日,淮安公安便民服务直通车开进天合光能(淮安)科技有限公司,为企业职工办理换身份证、车驾管业务等。员工在公安便民直通车上完成体检、换证,全程只用了10分钟。“直通车上门服务切实解决了员工工作日的办证难题,免去了大家奔波的辛苦,必须点个赞!”天合光能(淮安)科技有限公司接待专员张丽说。目前,淮安公安便民服务直通车已为鹏鼎控股等89家企业单位提供163项上门服务业务,惠及企业职工4500余人。
在优化政务服务上,市公安局将“有求必应”落实到企业物流运输、职工办事的方方面面。持续推动“减材料 减跑动”改革,实现15项涉企事项“免证办”,7类材料免提交;151个公安窗口实行周六、节假日延时服务;在毕业季、节后复工、企业投产等关键节点为企业招工、员工入职政审提供帮助,线上出具临时身份证明、无犯罪记录证明等1.2万余份,以更优服务换取企业更好口碑。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市公安局副局长、交警支队支队长徐源表示,下一步,全市公安机关将充分发挥维护稳定主力军作用,坚持主动担当、主动斗争,抓细抓实安全稳定、安全监管等举措;充分发挥护航发展先行军作用,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全力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和发展环境,全力为淮安高质量跨越发展保驾护航、增光添彩。
■记 者 吴家婧 通讯员 万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