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日报讯:近年来,非法金融活动手段不断翻新,隐蔽性与迷惑性显著增强,部分不法分子以康养、影视投资、短视频剪辑、“云养殖”等名义设置骗局,严重侵害群众财产安全,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为防范化解非法金融活动风险,洪泽区扎实开展非法金融排查工作,完善排查工作机制,及时消除风险隐患,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激活风险排查神经末梢。建立联动机制,制定《洪泽区非法金融活动防范治理工作方案》,建立信息共享、风险预警、联合处置等机制,推动形成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基层网格、社会公众“四方联动”工作合力。构建联防格局,金融管理部门负责统筹抓总,金融机构负责前端风险识别,行业主管部门负责行业排查及宣传,社会公众负责提供举报线索,构建技防、人防、联防、群防“四防并举”工作格局。健全联治网络,依托“镇街—村(社区)—网格—微网格—户”五级基层网络,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全面排查面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的行为。
压实风险监管三方责任。压实行业监管责任,行业主管部门将防范治理非法金融活动纳入行业管理制度,有效加强对相关机构及业务的日常监管、风险监测和指导督促。压实镇街属地责任,将行政力量下沉至网格,联合镇街监测网形成监管合力,对商贸市场等重点场所开展常态化巡查,确保全覆盖、无盲区、零死角,坚决防止一般商事活动异化为非法金融活动。压实机构主体责任,加强重点领域风险排查和监测预警,通过“扫楼扫街+行业监管”方式,对9000余户经营主体开展全面排查,对发现的疑似非法金融活动线索及时研判处置。
增强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做好线上宣传,利用“洪泽发布”微信公众号等官方平台,以短视频、文字等形式,持续推送非法金融活动常见形式、危害及防范方法等内容,阅读量达1.3万人次。办好线下活动,举办防范非法金融专题讲座及宣传活动133场,现场解读非法集资相关知识,发放宣传单、宣传品等7000余份,覆盖村居107个,切实守护好群众“钱袋子”。
■记 者 陈 帅,通讯员 孙 亮 古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