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淮安分公司(以下简称“淮安电信”)始终践行“人民邮电为人民”的初心使命,积极履行央企责任担当,以党的建设凝聚各方合力,以数字技术破解发展难题,以文明创建为乡村注入发展动力,描绘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三色图景”。
淮安电信始终将党建引领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通过创新理论共学、党建活动共办等方式,加强帮扶地区乡村党组织建设,创新构建“双联融合”机制,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力。一方面,由公司选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的党员干部担任帮扶村庄驻村第一书记,形成“第一书记+村‘两委’+党员先锋队”三级联动,协助村里解决民生问题;另一方面,以“党建翼联”为抓手,协调更多单位与村委会签订结对共建协议,进一步筹集帮扶资金,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实现精准帮扶。
此外,淮安电信注重变“输血”为“造血”,利用自身优势、协调相关资源,通过推行“公司+农户”肉牛养殖模式、搭建电商平台、建设光伏小区等一系列举措,助力帮扶村镇实现产业发展壮大、农民增收致富。近五年,淮安电信累计投入扶贫资金超480万元,同时,省市联动每年采购价值约200万元的涟水大米等,通过中国电信积分消费平台销售涟水绿色农产品,每年销售额达150万元。
淮安电信积极响应数字乡村战略,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场景创新和信息惠农服务,为乡村振兴插上“数字翅膀”。
涟水县梁岔镇长期以“人盯人”的传统方式开展秸秆禁烧巡检防控工作,投入大、效率低、反应慢。淮安电信立足现实需求,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科技赋能,与梁岔镇12个行政村签订无人机智能巡查项目合作协议,通过“无人机+监控布防”的方式,对全镇秸秆禁烧情况进行巡检,推动该镇生态环境监管向智能化、信息化迈进。同时,无人机还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整治、和美乡村建设、基层治理等领域,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工具。
每个工作日下午六点半,涟水县费庄村的留守儿童都准时来到村党群服务中心,参加“六点半学堂”。在随后的一小时里,志愿者们为留守儿童提供课后作业辅导服务,并开展兴趣培养、文化娱乐、创意手工等活动。
自2023年2月22日开班时仅有8名学生,到如今每天有15至18名学生参与,寒暑假学生数量超过30名……“六点半学堂”的发展过程中,淮安电信做出了持续努力:组建“护苗服务队”,安排帮促队员担任志愿者,为留守儿童提供课后辅导、兴趣培养、心理疏导等服务;组织留守儿童到中国电信未来信息馆参观学习,将课堂由室内延伸到室外,帮助孩子们拓宽视野;开展“小小志愿者”活动,引导留守儿童参与村庄清洁、敬老服务等,实施感恩教育。“六点半学堂”实现了让孩子们“情感有关怀、素质有提升、安全有保障、假期有托管”的目标,成了孩子们的温馨家园。
一个个鲜活事例,汇聚成淮安电信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一项项务实举措,见证了淮安电信践行发展为民、创新帮扶模式、发挥企业优势的奋斗历程,共同奏响了乡村振兴的激昂乐章。
■记 者 杨丹丹 通讯员 张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