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争年代的人都是非常痛苦的,那时候的自己想法很单一,也很坚定,一天到晚都想着怎样做好工作,怎样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只要是党要求做的,我就会克服一切困难去做。”颜牧田本人,正是用这样的精神,为中国抗日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人物介绍
颜牧田,男,汉族,泗阳县人,1927年3月出生,1943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194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10月至1950年3月,任淮海报社译电员;1950年3月至1954年4月,任苏北日报社电台报务主任;1954年4月至1962年10月,任泗阳人民法院副院长;1962年10月至1969年10月,任泗阳文教局副局长;1969年12月至1979年11月,任泗阳人民广播站站长;1979年11月至1983年3月,任淮阴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1983年3月至1987年9月,任淮阴人民广播电台调研员;1987年9月离休,享受副县处级政治生活待遇。
◎克服万难发抗日消息
颜老回忆,抗日战争时期的条件异常艰苦,并非普通人能想到的,在这样的环境下,颜牧田感染上了土疥,但是他不顾病痛,为了发送抗日消息给当地的百姓,带病坚持工作。
“那时候连换洗的衣服也没有,睡觉的时候,只能睡门板,到了冬天天冷的时候,就在门板上放点草,再盖上只有两斤棉花的被子。由于卫生条件很差,我感染了土疥,当时两条大腿内侧一整片不断地流着脓水。缺医少药,加上为了和敌人周旋要经常更换驻地,长途跋涉,我的两腿被裤子摩擦得血肉模糊。”因为要及时播发抗日的消息,尽管疼痛难忍,颜牧田还是坚持工作。
“工作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自己在生病,一心想着把工作做好。因为疾病,坐下来裤子就会粘连到溃烂的皮肉,我已经不能坐板凳了,把裤子从肉上揭下来,那真的要疼死人。我只好跪下来工作。”
过度的疼痛和超长时间的工作,让颜牧田更加疲劳,为了让自己不犯困,颜牧田就用烟熏自己。“有几次嘴唇上都被自己烫出了泡”。
尽管工作条件艰苦,但是颜老回忆,抗日战争时期,没有人怕苦畏难,电台的工作人员除了工作外,还种菜、种棉花、养羊,为报社办的织布厂纺纱等。“每个人都是积极向上的,我们相信抗日战争一定能够胜利”。
◎与敌人周旋不屈不挠
因为工作条件简陋,颜牧田的工作就在老百姓家里进行。遇到敌人来扫荡,就要与他们周旋,采取敌来我走、敌走我回的战术。“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就住在老百姓家里,在他们家里工作。日本鬼子会经常下乡扫荡,我们一旦接到通知说敌人某天要来扫荡,就立即拆除机器装箱随时随部队出发。”
有几次,日本兵就在颜牧田工作地走过,却没有发现埋在地下的工作设备。“因为我们所在的村子道路比较窄,日本鬼子也不方便开车进来,鬼子扫荡的时候通常是骑马。所以,当日本鬼子来扫荡的时候,我们就把印刷机器埋起来,不让鬼子发现,等鬼子走了之后,再回来。有一次,我正吃着早饭,听说日本鬼子来了,便匆忙把印刷机器掩埋起来,自己躲到比较安全的地方,当意识到自己已经很安全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的嘴里还叼着半个馒头,想想那个时候自己年纪小,遇到敌人也是很紧张的。”
日本投降的消息,颜牧田通过新华社第一时间得知,“我当时好激动啊,盼望已久的时刻终于到来了。”回想艰难的抗战岁月,颜老感慨道,“新中国建成后,全国人民都欢欣鼓舞投入到火热的建设当中,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国家在各个方面突飞猛进,我们的生活真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我也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国家将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记者 杨春阳 通讯员 许)
来源:、淮安日报社,淮安114网为您提供淮安本地新闻,淮安新闻网,淮水安澜新闻,淮安阳光纪检新闻,淮安民生新闻。
上一篇:浴血淮阴城 打出英雄名
下一篇:抗日之花 淮安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