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以“做好大学生村官,当好小学生公仆”为主题,积极搭建大学生村干部创先争优的实践平台,充分发挥“村官”在新农村十大工程建设中的“四大员”功能。
集民意,当好“谏议员”。在大学生村官中开展“四个一”活动,即每周进一次农家院、唠一次农家嗑、吃一顿农家饭、解一件农家事,采取走村串户、登门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掌握村民基本情况,深入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从获取的第一手资料中,按照个性与共性相统一的原则去粗取精,归纳梳理,总结提炼,制作“民意收集表”,纳入“谏议数据库”,并以“建议信”的形式,把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反馈给村两委或乡镇党委并附上相应的解决建议。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大学生村官共搜集整理各类民意832个,提交“建议信”519件,被区、乡两级采纳的497件,其中已得到妥善解决的454件,目前正在会办的43件。
解民惑,当好“教谕员”。针对部分群众存在的“村情惑”,利用群众普遍比较认同大学生村官的心理,搭建大学生村官与村两委、群众之间的沟通释疑桥梁。村官们积极充当村务公开的“阳光使者”,通过公开栏,把党务、村务、财务适时向群众公布,对群众一时还不够清楚的问题及时登门释疑解惑。针对部分群众存在的“政策惑”,开通“政策直通车”,通过到组入户、群众座谈、党群议事会等方式,用身边人、身边事来帮助群众解答在新农保、新农合、家电下乡等各类民生问题。利用大学生村官年轻活跃、知识相对丰富的特点,借助村级综合服务中心阵地,建起了“农家知识屋” 129个,借助书籍、远程教育、视频教程等路径,向农民提供生产、生活及致富方面的知识、技术或信息。
送民需,当好“勤务员”。针对留守儿童无人管、刑满释放人员无人问、返乡失业人员无人帮等实际问题,以乡镇为单位,以党员大学生村官为主体,组建了“送民需自愿者服务队”,结合区委组织部对大学生村官服务群众的要求,制定了《大学生村官自愿者服务队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了送需职责和预期效果。活动开展以来,与187名农村留守儿童结成“爱心哥哥”或“爱心姐姐”,提供功课辅导,保障假期安全;与63名刑满释放人员结成帮教对子,提供心理、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帮助;主动与区、乡劳动部门、用工企业和职业学校联系,帮助877名返乡失业人员通过培训实现了再就业。
带民富,当好“先行员”。利用大学生村官思维一般较敏捷、易接受新事物的特点,在大学生村官中开展了创业项目“百日竞赛”活动,让其当好带民富的“先行员”。结合“百日竞赛”活动,区委组织部下发了《大学生村官创业带动就业激励办法》。在推广日光温室大棚种植等新型农业技术时,大学生村官充当了技术推广的“先锋使者”,在引领示范并产生经济效益后,再向本村和周边推广,目前,共吸引了3万多家农户参与其中。另外通过闲置资源转让、优惠政策帮扶、创业专家辅导、经济开发区企业带动等方式,鼓励大学生村官积极创办工业项目。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共有34名大学生村官创办、合办工业项目21个,其中投产的13个,在建的8个。(戴薇 王长俊 胡凯)
下一篇:640岁淮安府衙国庆免费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