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走在春节后初步复工的连淮扬镇铁路的最前线,感受到的是火热的建设氛围:在涟水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二标段,中铁十六局的制梁场内热气蒸腾,一根根粗壮、敦实的高铁箱梁相继出炉;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三标段,中铁四局的旋挖打桩机轰鸣声四起;在淮安区的四标段,中铁十九局的职工干劲十足。
从去年9月底到今年2月下旬,从丹桂飘香的金秋到充满希望的春天,自涟水县至淮安区共82公里长的连淮扬镇铁路淮安段,近万名铁路建设者和地方工作者实干苦干、永争第一,共同奏出淮安圆梦高铁的进行曲。悄悄的,连淮扬镇的脚步近了。
■一个梦想和三个第一
连淮扬镇铁路是淮安市最先开建的高铁,其早一天建成通车,就早一天实现淮安的高铁梦想,就早一日实现淮安到南京1个多小时、到上海2个多小时的快捷出行……
连淮扬镇铁路淮安段分二、三、四共3个施工标段,自北向南分别由中铁十六局、中铁四局、中铁十九局承建。短短几个月,他们用一份精彩的成绩单,一天天拉近了淮安与高铁的距离。
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境内,237省道东侧、京沪高速西侧的施工区域,三标段开创了三个第一:在连淮扬镇铁路全线打下第一桩,浇筑好第一个承台,建出第一个桥墩。中铁四局连淮扬镇铁路项目副总指挥长申建标介绍说,三标段共20.85公里,目前已经建成13个桥墩,打完4000个桩基,这里是从连云港到镇江全线中最先看到高铁桥墩的地方。2015年12月28日上午,省长石泰峰到项目现场检查慰问时,在看到现场标准化工地后称赞道,“中铁四局无愧铁军称号,是江苏省可信赖的标杆单位”。
在涟水县经济技术开发区蒋老庄村,中铁十六局六分部的制梁场整齐摆放着粗壮的高铁箱梁。分部经理丁传峰告诉记者,高铁箱梁长32米、宽12.28米、重达745吨,仅钢筋就有60多吨重。一根根箱梁让一段段宛若长龙的高铁轨道、一辆辆“和谐号”快车飞梭于淮安大地的场景立即浮现在眼前。目前,该制梁场已经超计划完成建设、制梁任务,现已制作合格箱梁13片。
■一份信心源于背后的力量
二标段长50.35公里,是建桥最多的标段,自灌南到淮阴区段,跨公路、铁路、沟渠的桥大大小小共有13座。二标段项目经理张惠元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他信心满满地说,将按照计划倒排工期,实现今年8月开始架梁,2018年7月底竣工的目标。
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和千头万绪的施工类别,二标段的信心来自哪里?来自于企业的自身努力,更源于工程建设沿线地方政府的大力配合。进场5个月来,二标段钻孔桩3341根,建设承台10个、墩身1个、梁片14个,便道施工15.6公里,红线用地1202.6亩,临时用地818.5亩,完成产值2.076亿元,实现了争一保二的目标。
工程建设顺利推进,线下工程建设全面开展,连淮扬镇铁路仅用3个月的时间就完成征地3129亩,为年度目标的130%;拆迁1185户,为年度目标的107%,征拆进度遥遥领先,在沿线四市中排名第一。
涟水县完成动迁任务的96.51%,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动迁任务的96.05%,淮安区按照“一个月攻坚、两个月扫尾、三个月清零”的目标顺利推进……铁路建设,无论是令人瞩目的试桩,还是默默抓进度的梁场、搅拌站建设,前提都得动迁。全省瞩目的淮安好成绩的背后,是征地动迁的高效为施工顺利进行赢得的一次次良机。
徐杨乡是经济技术开发区境内高铁项目征地动迁的主战场。“只要公开、公平、公正就好办!”。徐杨乡党委书记周亚顺介绍说,此次征地动迁全部公开,绝不让第一个签订协议的少得一分,也绝不让最后一个签订协议的多占一毫。福康村的朱加庆老人今年74岁了,本人不识字,儿子在深圳打工,动迁协议一直无法签订。为加快动迁进度,开发区工作人员乘飞机赴深圳与老人的儿子面谈。为了能够让群众放心动迁、满意搬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安排专车接送老人、小孩以及出行不便的群众去现场看房,等群众选到满意的房子再谈动迁协议。
■一声感慨道出幸福的味道
“市铁路办提供的服务是‘保姆式’的,他们从不说‘不’,有永争第一的劲头和科学严谨的工作方法,他们总是在追求做得最好,服务得最优,这点我们感触很深。”张惠元参建过青藏铁路、京沪高铁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是一位高铁建设“老把式”,他对省、市铁路办、县区铁路办的支持和服务格外赞赏,“在淮安的工程是最幸福的工程之一”。在涟水县、在经济开发区、在淮安区,多位施工方负责人都说,省铁路办多次来淮指导、会办重大问题让他们受到极大鼓舞,市、县铁路办无微不至的服务让他们体会到了舒心。
连淮扬镇铁路建设的成绩背后,是永争第一的淮安铁路精神的鼓舞与激励。为加快推进连淮扬镇铁路建设,市铁路办建立了征地拆迁组织机构,制定下发了《淮安市铁路建设工作制度》。市铁路办多次到中铁四局、中铁十九局、中铁十六局先行开工点了解情况,召开座谈会,现场会办、协调、解决问题,确保各施工单位均有地可用。在市铁路办的统筹协调下,淮安段率先完成连淮扬镇铁路调查摸底,领先全线完成“五方确认”,先行用地交付使用进度为全线第一。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新的发展时期,淮安确立了“打造增长极、共筑崛起梦”发展愿景。有专家指出,在打造增长极、建设新江苏的大格局中,高铁将是形成人财物聚集,衍生“同城化”追赶效应,拉动经济增长,实现增长极的一把金钥匙。
高铁正在改变世界,淮安正加速奔跑。随着连淮杨镇等一批铁路项目的推进,淮安或许将扮演后来居上的角色。(记者 江安 通讯员 周飞 王贺 本版摄影 管伟法)
来源:淮安新闻网、淮安日报社,淮安114网为您提供淮安本地新闻,淮安新闻网,淮水安澜新闻,淮安阳光纪检新闻,淮安民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