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淮安楚州焚烧秸秆浓烟滚滚 "雾锁"淮安

淮安楚州焚烧秸秆浓烟滚滚 "雾锁"淮安

发布时间: 2010-06-18 11:31  关注度:3212  来源:淮安新闻网  作者:
导读:淮安楚州焚烧秸秆浓烟滚滚,大片被烧得黑糊糊的麦田,在淮安市楚州区流均镇内随处可见。

大片被烧得黑糊糊的麦田,在淮安市楚州区流均镇内随处可见。朱鼎兆摄

■焚烧秸秆这点事——镇党委书记连称:不可能不可能!结果呢?烧了4000来亩!

■还是搞不定这点事——一个村支书被免职,继任村支书麦收前辞职。

如今呢?照烧不误!

这个季节,如果在农村发现一大片一大片黑漆漆的田地,不用说,又在焚烧秸秆了。虽然严禁焚烧秸秆已成为各级政府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但一个让人无奈的现实就是:禁归禁,烧归烧,没辙!

昨天,记者在淮安市楚州区流均镇发现,该镇境内到处可见正在焚烧秸秆的村民,以及被焚烧后黑漆漆的田地。当记者将所看到的情况反映给流均镇党委书记董玉崎时,即便有照片作证,但她仍表示绝不可能——难道记者眼花至此吗?在记者的再三要求下,该镇孙克勤镇长与记者一同到农田实地调查,后承认全镇境内差不多有4000亩秸秆被焚烧。

液化气站老板害怕:三个喷淋全打开 狂喷5个多小时

昨天上午,记者还没进入流均镇,就闻到空气中浓烈的烟烬味。

在该镇赵舍村,两村民正在焚烧秸秆。让记者感到惊讶的是,路边就站着几名戴着红袖章的巡查人员。面对记者的采访,巡查人员迅速骑车离开。

在赵舍村一液化气站东边,记者看到一片被烧得黑漆漆的农田,北边一大片麦田里的秸秆正冒着浓烟。

据液化气站老板杨先生介绍,前天中午他发现东边有人焚烧秸秆时,感到在液化气站附近大面积焚烧十分危险,便跑过去协商,最终村民答应靠近液化气站边上的农田秸秆不焚烧。但即便如此,周围其他地方焚烧秸秆时产生的高温还是让他不敢掉以轻心,他将站里的三个喷淋全部打开,对装有液化气的槽罐进行冷却,喷淋过程持续了5个多小时。

杨先生告诉记者,液化气站共有三个罐子,每天站里液化气存量在二三十吨左右。每年到这个季节,他都为液化气站提心吊胆。好在最近几年,镇里将他的液化气站作为重点保护对象。

村民们诉苦:回收的钱不够运费 当然一烧了事

离开赵舍村,记者来到该镇农田最多的黄荡村。一眼望去,不见金黄色的秸秆或者麦梗,到处是黑糊糊的一片。

据周围村民介绍,该村麦田就有4000多亩,两天来,田里的秸秆都被烧得差不多了。据了解,村民一般都是在夜里对秸秆进行焚烧,烧起来的那个浓烟让其他人根本不敢开门。当记者问难道焚烧秸秆不怕政府对其进行处罚?村民笑了:“还能管24小时吗?况且也不知道是谁点的火。”

村民们告诉记者,他们焚烧秸秆也属无奈之举:一是家里现在烧的都是液化气,根本不用秸秆;二是虽然政府也在回收秸秆,但每吨105元的价格能和他们雇车运到收购地的费用持平就不错了,更别说因此耽误的人工了;再加上现在农村都是老人在家种田,也根本没有力气将田里的秸秆捆回家,所以只好选择就地焚烧。

搞不定焚烧秸秆:一个村支书被免职 继任村支书又辞职

记者随后赶到流均镇政府,将所看到的一切反映给镇党委书记董玉崎,她当即表示不知情。当记者将所拍的照片给其看时,她仍称绝不可能。

富有戏剧性的是,就在董书记称该镇境内没有焚烧秸秆现象时,楚州区环保局工作人员也来到此,向镇政府下达一份“秸秆两禁一收”工作交办单——原来,他们在巡查过程中发现该镇赵舍村有村民在焚烧秸秆。

在记者再三要求之下,该镇孙克勤镇长同意与记者一起到实地调查走访。

在黄荡村,望着被焚烧后黑糊糊的麦田,孙镇长不得不承认该镇境内差不多焚烧了4000亩秸秆。据其介绍,前天晚上8时许,他们接到群众报警称在黄荡村有人焚烧秸秆,到场后他们将火扑灭,公安机关也找了6个村民谈话,但到底是谁点的火目前还不能确定。

他告诉记者,该村每年在焚烧秸秆问题上都是老大难,去年村支部书记还因此被免职;今年麦收前,继任的支部书记又主动辞职;现在的支部书记刚上任不到一个月。

而且,去年该村因焚烧秸秆还将两台收割机给烧毁,最后镇里不得不通过募捐的形式,“补偿”人家4万多元。

对于此次焚烧秸秆事件,孙镇长表示将严查责任人。(本报记者 朱鼎兆)

■相关新闻 焚烧秸秆遭遇意外 七旬老太不幸身亡

淮安焚烧秸秆将两台收割机烧毁,还算是小事。记者昨天从镇江新区宣传部门获悉,该区丁岗镇留村一位七旬老太太,在焚烧秸秆中遭遇意外,不幸身亡。

悲剧发生在15日下午。不幸遇难的老人姓王,今年已经76岁。15日下午2点多,新区丁岗镇秸秆禁烧巡查人员在正常巡查时,发现老太已死在一油菜地里。事发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以及新区公安分局丁岗镇派出所等立即介入调查。

根据有关情况和公安部门调查推断,15日中午11点多,老人到自家田里烧秸秆,意外殃及临近的油菜,老人急忙过去救火,结果可能中暑死亡。新区相关人员介绍,15日当天中午当地气温较高,田地中又是裸晒,加之老人还身患高血压、心脏病。(辛轩/万凌云)

■专家建议 光靠禁和罚没用 多补贴惠农才行

“省里不是早就立法禁烧了吗?怎么到处还是狼烟四起?”又见秸秆焚烧,焦糊味弥漫城市上空,许多市民心里充满了疑问。记者昨从相关立法部门得到的解释是,目前还是局部禁烧,全面禁烧仍需要一个过程。然而我省有专家对“禁烧”表示质疑,认为政府应增加投入,引导农民把秸秆还田,或者建立专门的机构去田头上回收秸秆,引导企业把秸秆“变废为宝”。

据了解,去年6月1日,省人大通过了《关于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决定》,明文规定,“违反本决定露天焚烧秸秆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以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然而这似乎并不管用,不少地方仍在“冒烟”。

对此,相关立法部门给出的解释是:我省立法是分步走的,目前还是局部禁烧,今后将逐步扩大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的区域范围,到2012年底实行全行政区域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因此,全面禁烧还需要一个过程。

“说老实话,当初从媒体上看到省里要出台这个禁烧的条例时,我就不赞同。”省有关专家告诉记者,“我不相信焚烧秸秆能说禁就禁得了。”他认为,光靠“禁”和“罚”解决不了问题,需要政府增加投入,来引导农民把秸秆还田。比如补贴农民一些资金,购买秸秆还田的设备或者电费。“目前对部分地区的秸秆还田,每亩补贴8—15元有点少,而且补贴的范围还应再扩大些。”

秸秆也是一种物资,可以变废为宝。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各地也作过尝试,但收效甚微。据了解,这是因为“买家”和“卖家”都不买账。目前农村里劳动力有限,农民送来的成本与卖秸秆的利润几乎相当。企业也认为收购秸秆的成本太高,需要派人上门收购,还要雇佣装卸工人,运输过程中也会产生费用,再加上秸秆粉碎、压块需要投入的设备资金,总体上与用煤发电时的成本差不了多少。

“关键是政府要负起责任,有所作为。”该专家认为,政府可以成立专门的机构,雇佣专门的人手,到田间地头回收农民的秸秆,然后运到企业,让企业免费利用秸秆,或给予财政补贴,或政策扶持,让他们把秸秆综合利用起来。(戚庆燕)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