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周洋
今年以来,一场践行101%服务、打造效能淮安的战役在全市打响,而作为这场战役的一脉,市运输管理处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以人文运输新理念贯彻、践行101%服务的目标,形成了独具运管特色的新风潮。
新理念、新风潮,带来的是新作为、新成绩。回顾今年以来淮安运管人打造人文运输的艰辛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人文运输这一尚待充分诠释的语词之下,淮安的企业、百姓已经从受益良多,从乘客出行到货物运输,从行政许可到市场秩序……
从22天到10分钟:“运管速度”诠释满意服务
货的司机老王怎么也想不到,他拿着一沓材料来到审批中心交通运政窗口,仅仅一支烟的功夫,便顺利拿到了货运资格证。“真是太快了,以为要等上三五天呢!”老王拿着小本本,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几年前,办结一个行政审批事项又何止三五天呢!“从2006年开始,经过三次压缩审批办结时限,窗口现有的13项行政审批事项由原来平均办结时限22天,减少到一般程序许可事项平均3天,当场许可事项不到10分钟。”市运管处负责人告诉记者。
从22天到10分钟,市运管处实现了行政审批提速95%以上,满意服务的“运管速度”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践行101%服务的过程中,市运管处认识到,101%服务理念的核心是对人的关怀,即使是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实际发生的也是人与人交往沟通的行为。也正基于此,市运管处在提出了人文运输这一行业发展新理念,充分做足人的文章,以对人的关怀推动运输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行政审批的提速只是市运管处打造人文运输的着力点之一。“办事的人最怕来回跑、耗时间。”交通运政窗口负责人说,市运管处通过创新内部办理流程、下放审批权限、提前了解项目情况、超前指导项目单位申报等方式,给业户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记者在交通运政窗口看到,该窗口对每一事项都提供了可格式化告知服务,这些告知服务不是常见的申请材料目录,而是非常具体的示范文本,让办事人一看即知。
不仅是行政审批窗口,全市运输经济发展的每个角落几乎都做足了“速度”文章。今年,市运管处成功申报了9条“江苏快货”线路,近3年间,淮安市“江苏快货”线路达到了25条。客运方面,在淮安至南京、金湖至南京、盱眙至南京三条班线44辆车成功贴上“江苏快客”品牌标志之后,今年,市运管处又申报了淮安至苏州、无锡、常州、徐州、合肥等多条班线共22辆班车为“江苏快客”品牌。“不仅要让乘客走了,更要让他们走好,享受一段安全、舒心、快捷的旅程。”在时间就是生命的今天,打造人文运输,提供满意服务,“快”字必不可少。
从城区到家门口:人文情怀织就便民网络
楚州区朱桥镇的张正美大爷前不久去了趟南京,这趟出门让他耳目一新。“到朱桥客运站就可以买好票,掐好时间到客运站,人一到就上车。”张正美讲述他这次出门时,就像一位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的将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但在以前,他却没有体验过这般的从容,“在路边等车不知要等多久,上车了还不一定有座位,到城里车站打票吧,又不知道几点才能走。”今年3月,市运管处率先在楚州流均、泾口、车桥、朱桥等4个农村客运站实行全省公路客运联网售票,老百姓到任一客运站均可购买省内任一客运班次的车票。“今年以来,全区已联网售票32.3万张,乡镇联网售票11.6万张,流均等4个乡镇就卖了4万多张票。”楚州客运站总经理张步忠说。实行联网售票后,乘客的知情权、选择权得到了充分保证,客流量也比同期增长了差不多一倍左右。
更令人欣喜的是,目前,全市已建和在建的农村客运站共有44个,不久将有更多的群众可以在家门口购票、上车。
农村客运站建设只是市运管处打造人文运输、构筑便民网络的一个缩影。“人文运输要求处处以人为本,把人的需求作为运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市运管处如此理解人文运输的涵义,“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而且要想群众中未曾想,让群众在感受满意服务的同时,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6月7日,一年一度的高考来临。对许多城市的出租车司机来说,这又是“发财”的好机会。但在淮安,出租车“爱心送考”已经连续多年,不仅没有擅自涨价,而且免费接送考生,这让许多考生和家长在满心欢喜的同时又感到“意外”。更让他们感到“意外”的是,今年市区共有300辆出租车为考生提供免费“爱心送考”服务,比去年增加了数倍,占市区出租车总量近三分之一。
享受到市运管处送出惊喜的,不只是考生和家长。在市城南汽车客运站,淮汽集团负责人一见面就“抖”出了一个好消息:不久以后,群众就可以通过手机购买汽车票了。要知道,仅在目前,乘客就可以通过车站售票窗口、淮通物流园等联网售票窗口、全市173个邮政网点、118114等呼叫台、淮汽集团网站等多种途径购票。而且,单是网上购票,乘客就可以选择充值卡、网银、支付宝等多种支付手段。“即使放在全省乃至全国,有淮安这么多购票、支付方式的城市,都非常少见。”集团负责人告诉记者。
不仅如此,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交通运输局的领导下,把老人免费乘公交的年龄从70岁降到了65周岁,推出了淮安至南京、上海、汕头、石家庄等多条客运班线惠民特价票,构建了机动车维修驾培救援网络,年均投放150台公交车……这一系列举措全部指向一个目标:用淮安运管人的人文情怀构筑一张人畅其行、货畅其流的便民网络。
从局部到全局:全面叫响人文运输品牌
市运管处提出人文运输新理念,并非一蹴而就的举动,而意味着艰难又漫长的探索。“我们首先从客运入手,做好便民惠民文章,然后才慢慢铺开到整个运输管理工作当中。”市运管处负责人说。人文运输理念的提出和深化经历了一次从局部到全局的拓展、深化。
机动车“绿色维修”创建便是人文运输理念从局部到全局迈出的重要一步。机动车维修行业由于自身产业特点目前已成为一个较大的污染源。市运管处以打造人文运输为契机,在全行业开展了以节能增效、低碳环保、促进机动车维修行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绿色维修”创建活动。研究制定了淮安市机动车维修行业“绿色维修”创建达标标准,形成了一套具有行业特色、科学完善、可行性强的“绿色维修”评价体系;开展从业人员“绿色维修”培训,切实提高行业维修质量和环保水平;确定东风本田、广州丰田等四家“4S”店作为行业创建活动示范企业,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全行业企业和职工开展创建工作的意识和能力。目前,淮安市4家示范企业已全面达到“绿色维修”创建达标标准,累计投入技改资金200余万元,购置了静音型空气压缩机、稀料回收机、尾气净化装置和废品分类收集箱,彻底解决噪音、有毒废料的污染;建设了废水、废液沉淀池,改造了排放管网,实现生产污水与生活污水分离;对所有水电开关进行绿色提醒装饰,张贴绿色环保宣传画,在厂区营造绿色、节能、环保的氛围。据悉,淮安市“绿色维修”创建活动将通过3年时间,使所有维修从业人员基本形成环境保护、节能增效的理念;形成一个维修废弃物和有害排放物小、资源利用效率高、劳动保护性好的生产经营机制;将淮安市机动车维修行业建设成为淮安市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的低碳行业之一。
8月10日上午,市运管处执法人员与公安、工商、城管等部门联动,来到了市区大同路、银川路、八二路等小物流较集中的区域,打响了一场整治小物流的“战役”。大同路上的淮安市万达物流有限公司,只有一间10平米见方的房子,里面除了一套桌椅,没有其他设施。执法人员在下发整改通知书的同时,不厌其烦地讲解优惠、奖励政策,鼓励企业负责人把公司迁到物流园区,令经营户大为感动。
“这些‘小物流’不仅妨碍交通、影响市容,而且小散乱弱、无序竞争,很难做久做强,与此同时,市区部分物流园则面临‘吃不饱’”,市运管处负责人告诉我们,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引导小物流进驻大园区,一方面扶持了物流园做大做强,推动了全市物流产业结构的优化,一方面又给“小物流”以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如果说“柔性执法”体现的是人文运输外延的拓展,那么小物流整治则表明人文运输理念内涵的深化:运输管理工作要保障群众和经营者的眼前利益,更要保障他们的长远利益。“小物流整治”的一揽子措施既能照顾经营户的眼前利益,又充分考虑了他们的长远利益——看似“硬邦邦”的执法、整治中,透露出的是淮安运管人的智慧和深切的人文关怀。
全面叫响人文运输新理念,是践行101%服务的“运管实践”,是101%服务品牌结出的一朵奇葩。“运输管理工作面广量大、错综复杂,只有不断地把人文运输理念应用到工作的各个方面,才能最大限度地让管理、服务的对象100%满意,并给他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市运管处处长姜卫东如是说。
上一篇:江苏首届冰雪狂欢节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