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表、电表、燃气表……生活中,仪表无处不在。如果把企业比作产品,江苏红光仪表厂有限公司(简称“红光”)无疑是最灵敏的“仪表”。50年来,产品转换、技术更迭、体制变革,公司始终求新求精,用过硬产品把准时代脉搏。
江苏红光仪表厂有限公司创建于1972年。1980年,公司生产的测温仪表成功用在我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发射控制系统中,受到中央嘉奖。然而,和众多国企类似,改革开放以来,公司越发难以适应市场竞争,产品销量每况愈下。“最困难时,只能靠洗废旧塑料布维持经营。”公司副总经理陈云回忆,为摆脱危机,公司派人多方考察,最终决定生产舵角指示器,“改革开放后,当时东南沿海出现很多私人渔船,船舵都需要这种指示器。”
市场空间大,研发难度高。红光以前一直主打玻璃温度仪表,对这种舵角指示器毫无生产经验。“不干,等死,干,还有一线生机。”陈云说,当时公司下定决心高薪聘请技术人员,并和南京知名院校合作,历时一年终于研发成功。破釜沉舟,效果立现。1982年,舵角指示器一经投向市场,就获得几十万元的订单。“可以说,公司靠这一款产品,活了下来!”陈云说。
尝到甜头后,20世纪80年代,红光又陆续引进技术,生产工业用热电偶、热电阻等自动化温度仪表、数显仪表等。靠着这些新产品,公司在市场竞争初期渐渐站稳脚跟。
企业发展,短期靠产品,长期看方向。2009年,某石油化工企业迎来技术改造,高大的钢塔、油罐等需要安装新监控设备,但市场上的仪表大多通过线缆传递信号,不仅更换成本高,后期维护也存在风险。“有没有无线仪表,长距离隔空就能传输信号?”客户的要求,被红光听在耳中、记在心里。“和电话一样,从有线到无线,绝对是未来仪表研发的方向,必须先人一步!”陈云说,此时公司已经和东南大学、常州大学、江苏大学等国内高校建立产学研关系,有了相当雄厚的技术储备。最终,公司投入1亿元,和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合作,成功研发出工业无线物联网项目产品,成为国内第一家将工业无线物联网技术进行产业化推广应用的仪表生产厂家。
和舵角指示器不同,2010年,采用无线物联网技术的仪表上市之初,并未受到市场认可,“当时传统仪表还管用,很多企业考虑到成本及安全可靠性,并没有太大意愿进行推广应用。”市场冷淡没有熄灭热情,此后两年,红光一方面积极推广、一方面升级技术,双管齐下,市场很快打开。2012年,红光生产的工业无线物联网产品拿下7000余万元的订单,成功占领行业高地。
“现在,金湖县生产普通仪表的厂家就有400多家,利润极其微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如果当初我们没有下决心研发工业无线物联网技术,后果不堪设想。”陈云庆幸地说。
技术创新源自体制变革。和其他企业不同,红光管理的最大特色在于“分”,公司依据产品不同组建16个生产事业部,每个事业部相当于一个独立企业,各自拥有用工权、采购权、收入分配权,各个事业部之间还实行内部采购结算,全部用“真金白银”结算,真正做到“亲兄弟明算账。”如此管理,一方面可以减少物料损耗,一个产品物料使用多少,全部由事业部自己买单,最终和工资收入挂钩,每个员工都有动力去改进流程,节约使用;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内部竞争,增强创新能力。陈云举例说,公司2005年曾从加拿大引进料位仪,这是一种检测现场物料使用的仪器,刚引入时,因为“水土不服”,客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为此,该事业部研发人员进驻现场,根据客户反馈,不断改进材料、工艺等,经过多次反复试验,成功解决问题。最终,这款产品带来了近亿元的销售收入,该生产事业部负责人及职工也获得高薪收入。“打破大锅饭,让能者多得,才能激励更多人的能动性。”陈云介绍,此后,红光又陆续进行“扁平化”管理改革、引进“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实行岗位股制度等多项管理体制创新,大大激发了企业活力和全员的工作积极性,公司也获评江苏省管理创新奖。
2021年,江苏红光仪表厂有限公司成功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从1972年起步,到濒临倒闭,再到凤凰涅槃,红光人正以实际行动,诠释创新的力量。
■融媒体记者 王 舒 季明稳,通 讯 员 刘香莉 杨 倩;来源:淮安日报